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作为一座城市至今有173岁,早在宋代时为上海镇隶属于华庭县,元代二十九年(1292)上海初设县隶属松江府。但是在这短短一百多年内上海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而在这些年间上海第一次发展小高峰便在清朝到近代这一时期。
清初满族入关后大局未定,为稳定统治,顺治十五年(1656)禁止上海船只入海。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才解除,作为重要的港口上海港迅速发展,到鸦片战争前夕,上海港口已建立国内外五道航线,嘉庆年间港口的年吞吐量达到120万吨,上海的政治经济地位大为提高,成为东南沿海主要贸易中心。
(中英《南京》签订的场景)
对近代上海发展而言影响最重要的***是指***战争后清***签订《南京条约》将上海列为通商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这成为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契机。此后列强携带资本进入上海进行资本贸易,带动了上海内外贸易的发展,上海工商业迅速成长起来,为成为我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奠定基础。1925年设上海特别市,1930年正式设为上海市,逐渐发展成为远东贸易中心。
(上海租界地图)
近代上海的崛起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的发展,还有政治、社会等其他因素。上海政治地位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一些政治***的发生发展从而促进其地位的奠定。其中上海小刀会起义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清朝时期的上海外滩)
1843年,
以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为标志,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一场划时代的沧桑之变随之启动,它的策源地是在被划入英租界的外滩。1844年初外滩已率先跨出了传统农村社会的门坎,到了1862年前后,伴随着太平天国和小刀会起义的历史阵痛,上海的租界地区已从江南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剥离,草创了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化城区。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从此,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涌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从此,上海进入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前进。
自1843年开埠以来,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福建等省份的移民和来自海外英、美、法、俄等国的移民一起为这座新兴城市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明代起,上海发展为重要的棉纺织基地。
1843年***战争后上海开埠,移民从各地涌入,上海凭借独特的地理和政治环境迅速崛起,对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与工商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为中外观瞻之所系”。
自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到1906年,***买卖合法化,上海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输入港。
中华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有“东方巴黎”的美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上海是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与制造业基地。
1990年起施行的浦东开发开放政策使得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并于2005年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入1990年代后,上海重新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
1994年11月,东方明珠电视塔完工。
1999年3月18日,金茂大厦正式开张营业。
1999年8月,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业。
2001年10月21日,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