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中国近代历史***由来,中国近代历史***由来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由来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一词的由来?
  2. 高考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历史”一词的由来?

古代,历史只称“史”。记载史的人称史官当时的史官,除记录统治者办的事外,对于大文、地理、人事、灾祸也加以记录。可见,古代的“史”的范因比现在更为广泛。

“历史”这一名称出现于近代。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学堂里最初开设“史学”课,第二年即改名为“历史”。有人考证说“历史”是外来词,来自日文,因为日本人早称“史”为“历史”了。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由来,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由来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一词来源于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该书又称《希波战争史》。与现代意义的”历史“相比,希罗多德的”历史“故事性较多,书中有许多地方有待考证。之后把历史写作往客观方向引导的,当推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高考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你好,高考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如下: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由来,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由来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考起源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汉代,后经唐代、宋代等朝代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顶峰,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诗赋等多个科目,考试难度极高,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举制度被废除,新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开始出现。1952年,国家实行了普及教育和“四大自由”政策,大量的人口进入了学校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选拔毕业生。1952年,中国第一次高考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举行,共有12145人参加,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地理、物理、化学等科目,考试难度不高,只有少数人不及格。

随着国家的发展,高考的规模和难度逐渐增加。1953年,高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考试科目也逐渐增加。到了1***7年,高考实行文科和理科分科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难度逐渐增加。1985年,高考改为单一科目考试,只考察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掌握程度,考试难度更大。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由来,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由来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考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2001年,高考开始实行分省***招生制度,每个省份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招生***,考生可以报考多个省份。2003年,高考实行了“3+X”考试制度,即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其他科目可以自由选择,有利于考生发展多元化的兴趣爱好。

目前,高考已经成为了中国招生的主要方式之一,每年都吸引了数百万的考生参加。高考的发展历程,也展示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高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开始于唐代,其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为官场提供新血液。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和规范化,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会试和殿试是在京城进行的,只有通过了这两个考试才有资格成为官员。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逐渐被废除,但选拔优秀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推广高等教育,决定实行高考制度。1952年,全国统一高考首次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城市进行,共有约5万考生参加。高考制度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由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