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白居易到忠县的历史***,白居易在忠县做官时期的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居易忠县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白居易到忠县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游洞三个诗人进去的溶洞叫什么?
  2. 白居易去过哪?
  3. 白居易为何一生仕途坎坷?

三游洞三个诗人进去的溶洞叫什么

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让唐宋著名诗人都来此并留下千古传唱的诗句?

三游洞的发现可以说来自于三大诗人的一次约酒,古人真的是很有探索精神公元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忠州(重庆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赴任与元稹意外在西陵峡中恰遇,在峡口饮宴时又偶然发现一奇特天然洞府,由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即此而得名,从唐代诗人白居易三人发现此洞以后。

白居易到忠县的历史事件,白居易在忠县做官时期的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因此这一小小的洞窟可以说是小型的诗词博物馆

白居易去过哪?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曾游历过许多地方。以下是他去过的一些地方:

 

白居易到忠县的历史事件,白居易在忠县做官时期的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江州:今江西九江,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并在此留下了许多诗作,如《大林寺桃花》《琵琶行》等。

- 忠州:今重庆忠县,白居易在担任忠州刺史期间,写了不少植树诗,还带领民众修筑了一条护湖长堤。

- 杭州: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在任期内,他主持修筑了一条护湖长堤,即现在的白堤,并带领民众在堤上栽植杨柳等树种。

白居易到忠县的历史事件,白居易在忠县做官时期的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苏州:白居易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主持疏通了山塘河一带的沼泽地,并在通济桥至虎丘西山庙桥的塘堤上种植桃李莲荷数千株,还亲手栽植了桧树,被世人称为“白公桧”。

白居易为何一生仕途坎坷?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流传至今脍炙人口诗歌非常多,我们熟悉的有《大林寺桃花》、《琵琶行》、《长恨歌》等,白居易也是一位非常清廉的官员,他是个接地气的人,诗歌要让老百姓听得懂,做官也要为民造福。他的仕途生涯和他的诗人生涯有点类似,非常的理想主义,而封建官场这样一个名利场,这样的性格是无法左右逢源,获得上司满意的,被边缘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仕途的坎坷并不影响白居易后世的留名,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对他的情怀深感钦佩,而那些同时期的显赫一时的权贵们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32岁时,白居易通过了“拔萃科”的考试,开始了仕途生涯。拔萃科是唐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他的理想是国家要清明,就必须广开言路、使民情可以上达。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中,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的想法,很多人想的是要升官发财。37岁时,他担任唐代监察部门的一个小官,叫做左拾遗,这种官员当年的杜甫也做过。他全心全意地做着利国利民的事情,履行着自己的谏官职责,可是一路上必然会得罪很多利欲熏心的官员,他举奏了颇有势力的淮南节度使,这个人是一个贪官。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这个人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是一个非常清廉的铁血宰相,当然也得罪了不少人。白居易跳出来,要皇帝捕杀刺客,但是结果并不好,白居易被排挤和诽谤。后来因为写了一些讽刺当权者的文章,受了欲加之罪,白居易又被贬为江州司马。

贬斥江州是白居易仕途生涯的转折点,至此之后,他不再迷恋去当京官,为国分忧,而是喜欢做地方官,为老百姓造福。在做杭州刺史时,他疏浚了西湖,解决了当地人的饮水问题;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为了便利水陆交通,他开建河塘,修建道路,获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晚年的白居易笃信佛教,就在他人生的最后岁月中,他还拿出自己的钱,开挖洛阳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这个仕途生涯的转折点对于白居易的诗人生涯来说是很不错的,走遍祖国大地,他在山水之间写了大量令人难忘的诗歌,千古留名。

白居易被称为“诗魔”,著作之多,可以说冠盖盛唐,留下的《白氏长庆集》就有七十一卷之多。

怎么那么有空呢?原因是他的心路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才是坎坷的。

(提拔白居易的唐宪宗)

白居易活跃在中唐时代,唐宪宗上位后,拉开了“牛李党争”的序幕,包括白居易,元稹,韩愈刘禹锡等,随着朝中的斗争,在廷中和地方出出进进,好不热闹。

白居易通过科考及第,进入仕途,感激得恨不得粉身碎骨。于是,在平叛问题上,和宪宗争得面红耳赤,宪宗气得要办他,幸亏李绅解围。这时,白居易还很稚嫩。

白居易后来在“党争”中,是执两用中的,不偏不倚,开始成熟。他无限接近位极人臣,被李德裕唯一一次大昏招给终止了,而白居易的从弟白敏中却成了毁灭李德裕之人,可叹!

(白居易)

白居易从一腔热血到被仕途打击,渐渐开始反省自观。这在白居易的《自题***,时为翰林学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居易到忠县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居易到忠县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