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党史人物传记的思考和收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党史人物传记的思考和收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十年前,30岁的张三想出国发展,便贱卖了家里的老四合院,凑得50万人民币,换成10万美元。
出去后,张三努力学习外语,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又合伙开了个中餐馆,挣了些钱。
疫情来临,局势动荡,60岁的张三也累了,觉得还是落叶归根好。于是索性把餐馆股份贱卖了,凑得300万美元,回到老家。他还是想买回老宅,结果回去一看,傻眼了:只是内部外表重新装修了一番,起价6000万。而自己的美元兑换下来也才2000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物是人非啊!房子没变大,只是跟自己一样增添了30个岁月,但是……唉,自己这三十年岂不是瞎折腾吗?
距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城南二十里处有个历史悠久的寺庙“净觉寺”。听当地老人讲,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寺庙附近打了日本鬼子的伏击战,全歼鬼子几十人。打扫战场时,一个装死的鬼子小头目被俘虏。八路军战士押解鬼子经过寺庙时,鬼子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进寺庙里去了。几个八路军战士迅速追进寺庙搜捕,寺庙内外搜查几遍毫无影踪,好象人间蒸发了,直到天黑也没找到。报告上级后,批准放弃搜查,却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一九七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当年躲入寺院逃过八路军搜捕的日本小头目,已成为在日本富甲一方的企业家,通过各种渠道和关系跟随日本访问中国友好代表团来到中国。然后向外交部迫不及待的讲述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让他永生难忘的经历。
原来这个曾经的鬼子小头目随侵华日军来到中国后,由于有文化,在鬼子队里当了个小文官,他是被强迫入伍的,是个反战人士,来到中国后从未杀过人、放过火。在净觉寺附近被八路军伏击时,他看大事不妙,慌忙躲在沟渠低洼处趴下装死,被八路军俘虏后,由于害怕总想寻机逃跑,经过寺庙时慌不择路就跑进庙里,躲在观音菩萨塑像的后面,一边忏悔,一边在心里求菩萨保佑平安。奇了怪了,几个八路军战士前前后后搜查几遍,谁都看不见他,菩萨好象用了障眼法。八路军走后,鬼子跪在观音像前磕头如捣蒜,信誓且旦承诺说“大难不死,有朝一日定给您及诸位大神重塑金身”!天已黑,看四下无人,连滚带爬跑回鸦洪桥鬼子据点去了。不久,装病不起就回日本了。
为兑现当初对观音菩萨的承诺,经有关部门协调,当年的鬼子再次来到净觉寺跪拜观音菩萨,捐献巨款给有关部门,整建扩建净觉寺,并给观音菩萨和其它诸神像重塑金身。如今净觉寺远近闻名,香火旺盛!
世界上确实存在令人难以置信却又真实存在的事,例如: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为大国领袖,他既没有私人银行户头,也没有家庭银行存款,他的秘书说,***走之前只剩下了500元,作为最后一笔党费交给了党组织,没有给后代留下任何遗产。这在整个世界上,没有哪位国家领袖能做到这一点,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却又真实存在的事实。
明朝著名文人归有光,也就是《项脊轩志》的作者,他居然60岁才考中进士。
我认为这个事情就是难以置信,却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情。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归有光虽然“八上公车而不遇”,但还是不愿甘休。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此后移居嘉定安亭江边,他读书谈道,学徒也越来越多。
但是,归有光的命运确实困蹇不堪。三年一次的会试,次次远涉千里而去,一连八次都是落第而归。
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1565年,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这时他已60余岁。
因为归有光是三甲进士出身,不能授馆阁之职,按照常规,他只能到僻远的长兴县这样的小地方当知县。
60多岁的归有光得中进士之后,他做过长兴县的知县、顺德的通判、南京的太仆寺丞等官职,所以他也被称为“归太仆”。
他还一度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可惜天不***年,隆庆五年,也就是1571年,归有光病逝,享年才66岁而已。
特不靠谱上台后,米国的每一件事都难以置信,却真实存在。从为了本国利益不顾国格的各种退群,到科技战导致的人质外交,造成今天孟晚舟还没回国,让人大跌眼镜,从冠状病毒开始后的各种厚颜***的甩锅到无视国内十几万人的病故,还不认真***取控制措施,还在野蛮干涉他国内政,桩桩件件摆在面前,都觉得是丧失道德和人性的做法,他们都做了!对比之下,中国的以人为本和仁义礼廉忠信是多么的伟大,这才是人类先进的文明。
即是科普作家,也是有良知的传记作家。还原了历史,让我们知道了鲜为人知的故事。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正直和担当、贡任和勇气。他的逝世,引起了一代人的关注,让我们失去了一个良师益友,是文学领域的一个损失。
一个北大化学系的高材生,不能在科研上为国作贡献,却去当什么作家,先是当种普作家,还跟科学沾点边。可是最后却堕落成政论作家,写什么用道听途说的村料编写四人帮传之类的畅销品,钱是赚了不少,可惜误入歧途。
如果简单的说明叶永烈的身份,是很容易回答的。他5月15日刚刚去世,在文学领域、在他的读者中及在媒体上,引起了普遍反响和对他的广泛热议。他当年是一个早熟的作家,11岁便发表诗歌作品,由此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写《鹅鹅鹅》那首诗的早熟的文学“神童”。他18岁从写科普文学作品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在文学领域里同样也是早熟的。由于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这种基础科学虽然与文学相去甚远,却对他后来创作科普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促进作用。因为与写普通文学作品不同,写科普作品的作家,是需要具有基础科学知识的。在这样的基点上起步,加之发挥文学的想象力,才可使你的才情展翅飞翔。这期间他的重要作的是被人们熟知的《十万个为什么》,他参与了这部作品的主要编撰。后来,由于生活积累的逐渐深厚,及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他的创作方向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他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于是人们便看到了他的许多纪实作品的问世,这些作品深深触及了社会生活与政治领域中的许多层面,笔触大胆冷俊,客观真实。值得一提的是,他***访了许多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从领袖到普通底层人,不仅有历史纵深感,也辐射了社会与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所以他搜集的素材也极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素材写入他的作品,也做为历史资料,被收入进了国家博物馆。较之其他作家,这是叶永烈对历史对国家的特殊贡献。这些创作的“副产品”成了他应该被大书一笔的功蹟!而我在与叶永烈本人的结识和交往中,也领略了他创作与做人的情怀与风彩。由事业上交往的同伴,成为了他忠实的读者。这些使我有感而发,在他逝世前便写了一篇随笔,从我的视角记述了他生活与创作的轨迹——《一代作家的老去》。这随笔倾述了我自己对他的怀念,和读了他一篇文章后的感受,于昨天发布在了“今目头条”上。由读到他的一篇文章说开去,谈及了与他交往和读他作品的感受和心路历程。进而借此向叶永烈同时代的作家们进言,除了忘我创作也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好自珍重,度过一个有贡献、有意义和有生活质量的一生。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2020年5月15日),男,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
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等。以长篇***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其《床头上的标签》《***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协会理事。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叶永烈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
题中国修文阳明文化园楹联。
一,龙场悟道。
上联,龙场悟道春来看遍桃花水。
下联,奸侫当朝何事辜负老臣心。
二,流放。
上联 , 明月照蔬林十载放逐幸有寒山鸟作伴。
下 联 ,大江流日夜文胆宗师面壁铸就千古名。
三,开化苗彊。
上联, 筑草堂千里苗彊先生开坛席地施教化,
下联 ,正人心环宇世界五百年道统得所师承。
可能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几本让自己感触颇深或者对自己影响巨大的书。
苏格拉底说:为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面对当下社会最普遍的社会病——拖延症,我想很多人都有过雄心勃勃立下flag后被现实***打脸后内心煎熬的经历。
这本书告诉你,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它从心理学角度来帮助分析你拖延成瘾的成因,看完真的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很多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可能不是告诉你如何摆脱拖延症,而是让你去[_a***_]它,教会你如何与自己相处。正如书中所说:
快乐来自于按照你的价值观健康地生活,来自于跟他人和跟自己内心深处的连通,它还来自于能够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来自于不管拖延是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仍能够如实地接受它,就像虽然花园里长着一些蒲公英,而你依然能够乐在其中。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导致我们很多现实的行为都困碍于这种自卑情节。作者认为我们的自卑大都源于童年时期或者人生早期的经历或社会经验,可能只是自己没有发现。
自卑可以是你人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驱动力,自卑也可以是摧毁你人生的刽子手,取决于你怎样对待它。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人间失格》中的大庭叶藏,想到了《白夜行》中的西本雪穗...........
之所以到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自己也喜欢写作和跑步;二,自己喜欢村上春树。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村上春树,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跑步和写作上能学习他的地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党史人物传记的思考和收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党史人物传记的思考和收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