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朝历史事件会计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商朝历史事件会计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会计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等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行为。
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快进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我国有关会计事项的记载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
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家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活动进行“月计岁会”,又设立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分理会计业务,这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
我国初步形成了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当时便已经形成了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
会计是由数学学科,在我国,关于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
在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用以登记会计事项。以后各朝代都设有官吏管理...
宋代官厅中,办理钱粮报销或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内史
官名。
(1)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周礼》谓为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春秋时周王尚沿用此制。践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战国时掌管“大内”之官。主官租赋与财务。《史记·赵世家》记载徐越主张“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任以为内史。《春律·仓律》:“入禾稼、刍稿,辄为廥籍,上内史。”《秦律·效律》:“至计而上廥籍内史。”
(3)秦置。掌治京师,犹后世的京兆尹。又作为京师的政区名。汉沿置。景帝二年(前155)分左、右风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
(4)西汉诸侯王国掌民政之官称内史,绥和元年(前8),省内史,置国相治民,相当于郡守。晋仍以内史为王国的地方行政长官。魏晋要郡亦有以风史代太守者,如东晋会稽郡即是其例。南北朝亦然。
(5)隋炀帝在诸郡设通守,为太守之副,在京兆、河南者称内史。
(6)隋曾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为内史令。
(7)元世祖改王傅为内史,内史府有中尉、司马、谘议等官。
(8)朱元璋吴元年(1367),设立宦官机构,名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旋改内史监为内使监,设令、丞、奉御、典簿,废内史不设。
内史: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唐沿隋制,设内史,为正二品,执掌中书省,即宰相。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
内史,中央官制,西周时开始设置,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西周的内史官制承袭夏朝与商朝,如夏朝有太史令终古、商朝有太史令向挚。
内史,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指一种官职名称。
中央官制西周时开始设置,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周礼》谓为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之法。掌管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春秋时周王尚沿用此制。践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清朝入关之初,置内史,相当于大学士。民国初年,总统袁世凯曾改秘书为内史,掌函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朝历史***会计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朝历史***会计报告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