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回避制度是什么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回避制度是什么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人事回避制度,思想萌芽是在春秋战国,大名鼎鼎的“举贤避亲”, 正式创立于两汉,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其基本内容包括:亲族回避、地区回避、职务回避、科考回避。
地区回避制度最早是由英国法学家兼政治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在18世纪提出的。他主张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该避免与当事人及其背景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以确保司法公正和中立性。这个制度后来被广泛***用,成为现代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地区回避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避免法官在判决时受到个人情感和利益的影响,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而要求案件有一定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理活动或诉讼活动的审判制度。该项制度的基本内容有:
一、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等。
二、适用回避的情形包括:
1、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2、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所谓其他关系,是除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及与当事人近亲属关系外的特殊亲密或仇嫌关系的存在,足以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
直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己身所从出和从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
己身所从出的血亲,即是生育己身的各代血亲,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从己身所出的血亲,即是己身生育的后代,如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血亲除自然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等都是直系血亲。 直系姻亲:配偶的直系血亲。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回避制度是什么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回避制度是什么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