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乌江有关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和乌江有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乌江干枯过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1]古称延江、黔江,[2],是贵州的“母亲河”[19],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历来是贵州最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其流量充沛,流态稳定,流域内矿产***丰富,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乌江发源于贵州西部威宁县乌蒙山东麓,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长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江,发源于乌蒙山脉,自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修文县,开阳县,瓮安县,余庆县,石阡县,湄潭县,德江县和沿河县境内流过,进入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武隆县境内,最后经涪陵区南岸汇入长江。乌江是一条革命的历史长河,红军长征路上过贵州,打遵义强渡乌江的英雄壮举的故事,激励教育着后人。
川黔高速乌江大桥建于贵州乌江镇,2008年通车。桥梁***用连续梁柔性墩,最大跨度200米,最大桥墩172米。乌江镇位于乌江南岸,在2公里范围内集中分布了4座桥,川黔铁路桥,公路双曲拱桥,公路悬索斜拉桥,川黔高速特大桥。乌江大桥汇集了1965年到2008年的四种形式的公铁大桥,有34;桥梁博物馆"的美誉。
长征中与河流有关的经典之战有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强度大渡河。由于红军长征开始几乎是搬家式的转移,湘江战役非常惨烈,红军从出发时的八万多人减少到三万多人。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四渡赤水是神来之笔,粉碎了***军队的围追堵截,强渡大渡河以后,彻底摆脱了***军队,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程。
从1934年10月西渡于都河开始,中央红军在其万里长征途中,曾在万千重围中突破过敌军沿大江大河设置的一道又一道封锁线。
这其中,尤以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巧渡***江、飞夺泸定桥等生死战最具决定性,其成败甚至直接关系到中国历史的走向。
1934年11月,红一方面军湘江血战。
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突破乌江,后有四渡赤水之战。
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彻底地摆脱了***军的围追堵截。
出语掷地有声,正气凛然,不让须眉,虽身为女子,对靖康之变亦是激愤难当,奋笔书之而成此慷慨之音。“至今思项羽”,其英雄气慨令苟安者汗颜,抒发一女子爱国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句刚健之极,有力之极,男儿中亦鲜有能作此语者。
李清照《乌江》
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说明】
项羽:名籍,秦末抗秦群雄领袖。他领导的楚军,在推翻秦朝暴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后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的汉军危困于垓下,项羽冲出重围,退到乌江边时,乌江亭长预备了船只,准备渡项羽过江。但是,项羽谢绝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不肯渡江,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简评】
这首诗题名亦作《夏日绝句》。
通过歌颂项羽不肯忍辱偷生、渡江而东的英雄行为,借以影射和讽刺南宋高宗皇帝,苟安江南,不图北上收复国土的妥协投降态度。
【译文】
活着就应该是人中豪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乌江有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乌江有关的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