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与饭局有关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与饭局有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别的我就不讲了,单讲大清国的千叟宴吧。这种宴席,其实是皇帝为了粉饰太平,邀请各地年长者前来为自己祝寿,类似活动,恐怕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
首先,是参加这种宴席的资格,是65岁以上的老头,不论你啥身份,都可以去参加宴席——当然在那个时代,能活到65岁还能无忧无虑地来到帝都北京城参加这种活动,你起码得是有钱有地有身份有文化的“四有老人”,有钱:废话!没钱你咋能活到65岁;有地,也是废话,没地你哪来的钱,而且如果没有地收地租,在你赶路上京赴宴的这些时光里,你怎么挣钱?第三有身份,呵呵,有了钱有了地,自然就有身份了,大家都会尊重你。第四有文化,这个倒是个难点,但问题你是去参加皇帝的宴席,不懂点诗书礼仪,不知点三纲五常,你怎么在宴席上和相关人员应对——真的啥也不管,闷头乱吃么?你以为上趟京城真就是为了一顿好吃的?
所以,康熙乾隆那会的千叟宴,除了吃饭之外,还有两个环节。一是皇帝会给每一个参加宴席的老人一根拐杖——乖乖这就不得了,要知道这是御赐的鸠杖,那拿回去多有面子啊!而且不光是面子问题,偶尔地方官欺负咱,拿出这根棍给他们瞅瞅,俺老爷子可是见过皇上的人,你敢不敬重我?
(当然参加宴会还有一块御赐的牌子,证明你是参加过大清盛宴的)
另一个环节,便是皇帝会赐老爷子一杯酒喝,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喝完酒你还得配合皇帝“联句”。
那么啥是联句呢?其实就是每个老人当场作一句诗,而后把这些句子联结成一首长诗,所以但凡参加宴席得老爷子,还都得识得文字,做得诗歌——当然这种作诗就没啥真的诗情画意,说白了就是一帮老爷子歌颂大清如何繁荣昌盛皇帝如何英明圣武如此而已。但拍马屁,老实说至少你也得有点文化素养吧。
乾隆那会,曾有一个141岁的郭姓老爷子参加宴会,被推为上座,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老爷子作了一个对子: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其实是在做算术题啊,两个甲子就是60X2,再加三个七即21,那不就是141岁么?下联两个古稀,一个古稀70岁,再加1,也正好141,所以这确实是个绝对。
历史上有两次比较出名的饭局,一次是楚汉相争时期的“鸿门宴”,一次是北宋初年的“杯酒释兵权”。
鸿门宴:秦朝末年,天下纷争,其中尤以项羽势力较大。项羽得知刘邦入关中,立刻回师咸阳,在函谷关外设下鸿门宴意欲诛杀刘邦。项伯偷偷将此事告知张良,项羽大兵压境,刘邦不得不去,鸿门宴上,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定要诛杀刘邦以除后患。谁知刘邦当场俯首称臣化解了项羽的心中怨恨,加之樊哙大闹宴会,刘邦得以逃脱升天。后来刘邦苦心经营,最终打败了骄傲残暴的项羽。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由此而来。
杯酒释兵权:北宋朝初期,天下初定,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手中兵权。后来"杯酒释兵权"作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历史上,最贵的一顿饭就是鸿门宴,本来项羽手拿王炸,加上亚夫范增四个2的辅佐,可算是老天的亲身儿子,本来靠后台就能***的局面,可他偏要靠英雄气概,刘邦一个飘在江湖落魄门第之人,他却知己知彼用对了人,他知道项羽喜欢英雄,就派出樊哙这么一个看似有点莽撞的武夫,把项羽英雄惜英雄的弱点暴露出来,刘邦乘着这一点。赶紧离开,逃命走了,算是给他留了时间。
范增大骂项羽哀叹:竖子不能与之共!错失良机!
刘邦逃跑之后喘了口气,才腾出手来,才有了项羽乌江十面埋伏,四处楚歌,无奈霸王别姬,自刎!一代枭雄,花飘水荡,人去也,勿挽留!这一顿鸿门宴,丢了一个天下!豪橫的一顿饭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与饭局有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与饭局有关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