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万斯同明史稿人物传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万斯同明史稿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万斯同明史稿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满清为什么丑化马士英,而极力推崇史可法?

满清为什么丑化马士英,而极力推崇史可法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时代背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朝入关,攻陷大明都城,占领北方。李自成自立闯王,建大顺朝,肆虐东南。大明皇帝朱由检自缢北京城,马士英,史可法等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为大明新帝,建立南明,年号弘光。

万斯同明史稿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士英,史可法为何人?

马士英是明末时期的内阁首辅,以进士出身至首辅,智谋权计就不用多说,文臣倾轧,能脱颖而出的都是当时的精英。明朝实行的文臣领兵,宦官监军,所以自身也拥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因拥立福王建立南明,权倾一时,时人皆称“第一权奸”。史可法一直被评为大明忠臣,为官廉政清明,风气严谨自律,是朝堂的肱骨之臣,因参与拥立新帝,与马士英同列内阁大臣。后受马士英排挤,主动申请外出领军,远离朝堂纷争。{马士英,史可法}马士英,史可法的决断
马士英作为当时的南明权奸,却在南京城破,在当时一心为国的东林党领袖投降以后,远遁南京,沿途呼吁各地的南明势力共同对抗清朝,以身作则,率领拼凑起来的各地武装,在浙江一地誓死抵抗。并且是真正的对清朝造成过巨大伤害,所以清朝对他一定是恨之入骨,后遭出卖,以身殉国。而史可法在清军攻至扬州城下,民心不稳,军心不稳,还未开战,便已失去抵抗之心,军事防务尽皆交与幕僚。史可法当时主张联虏灭寇,以至于清朝在北方的军事行动,多以为明复仇的旗号清剿残余的地方武装,甚至在攻打南明之时,已不承认南明的正统之位。在清朝攻打扬州时,在最后关头,***自危,甚至多有出城投降的将军文臣。
为什么丑化马士英,推崇史可法?
清朝攻打明朝,由于清朝的兵力不足,大多***取大棒加胡萝卜政策。以自身强大战力做保证,逼迫其投降,去为他们卖命。所以,遇到拼死抵抗的马士英,招降不可能,只能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彻底打败,这时的清朝虽然基本上已经占领了江山,但是根基并不稳定,如果因为马士英的抵抗动摇了投降的武将和坚定各地抵抗势力的决心,对他来说,绝对是重大的损失。史可法在扬州城的抵抗只不过是困兽之斗,清军围城,城破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投降的东林党领袖和马士英在政治上多有分歧,自然不遗余力丑化马士英,清朝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必然不喜马士英。史可法虽然忠义,铁骨铮铮,却是迂腐,缺少战乱时期需要的铁血手腕,遇到战事,优柔寡断,不能严明军纪,造成未战便已败的既定事实,这样间接的对于清朝稳固***有益的忠臣,自然是清朝极力渲染的对象。因为我们都知道,流寇虽然势力不大,但是破坏性却比正规军队更强大,他们机动性强,没有固定的居所,目标,消灭起来也就更困难。

马士英被列入奸臣传 和满清无关 是明末东林党在满清的势力所然

在左良玉率军攻打南京时,马士英对东林党人的话说明了一切:

万斯同明史稿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弘光朝后:

潞王降清,鲁王、唐王拒绝马士英投靠,最后马士英因作战俘虏被杀;

阮大铖和方国安降清军,并跟随清军攻打拒绝他的唐王;

万斯同明史稿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林党人员:

史可法***;吕大器,为桂王效力病死;姜曰广***;刘宗周绝食而死;高弘图绝食而死;徐石麒***。

东林党在明亡分为5派:一、以陈名夏为代表为大清效力;二、以史可法、刘宗周为代表的***殉国;三、以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的在民间治学;四、以朱舜水为代表的出走国外(日本);五、以方以智为代表的继续抗清。

主流是为大清效力和民间治学,即马士英口中的“若辈***,我君臣独死耳”

对于张廷玉版《明史》,当时提出重视考据为编修明史原则但被张廷玉拒绝的史学家杨椿如此评价

即:张廷玉版《明史》实际就是东林党人员所编修,本纪列传只注重价值观而非事实行为——长于表志,在万历之后的列传更为严重。袁崇焕、左良玉、李自成三人的列传,各人原稿都有2大册。

东林党误国,明朝灭亡之后很多人投降清朝,修编《明史》的原东林党人仍然不忘诬陷政敌,推卸明朝灭亡的责任!

这个满清丑化马士英,推崇史可法的说法主要在于清朝修明史的人,他们带有明显的宗派特色,明朝已经亡国了,他们还念念不忘过去在明朝的党派之争,把明朝灭亡的责任推到一些特定的历史人物身上,推卸责任,篡改历史真相,愚弄后人。

清朝是谁在修《明史》?

清朝顺治二年编修《明史》是已经投降清朝的东林党复社(万斯同等)人员编修,他们将马士英、阮大钺列入奸臣传,而将史可法列入了忠臣传。

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朝***再次修编《明史》,康熙皇帝特旨邀请刘宗周的***黄宗羲进入清朝的史局修史,黄宗羲没有去,却安排自己的得意***万斯同、万言(万斯同和万言是父子)和自己的儿子黄百家进入清***的史局修史,万斯同是清朝修《明史》的实际操作人。(史可法剧照)

黄宗羲和清朝康熙朝修编《明史》的主要官员经常书信往来,决定《明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关于马士英、阮大钺的历史定位是个关键问题,直接将他们列入《奸臣传》,把他们钉在历史耻辱柱上,那么与之对立的东林党、复社的历史定位就是忠臣了。黄宗羲作为“浙东学派”的领袖,也做了这样龌龊的修改历史记载,他虽然没有亲自参加修编《明史》,但幕后商议将他人随意定为“奸臣”。后世三百年的“浙东学派”流行,没有人敢替马士英翻案。(万斯同像)

在《明史.奸臣传》中马士英和阮大钺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历史事实,胡乱编写的,可见用心之险恶。

马士英和刘宗周、黄宗羲是什么关系

马士英因为牵扯魏忠贤一案,和另一位与魏忠贤案有牵扯的阮大钺同时在南京做愚公。明崇祯时期,东林党和复社打算推举周延儒为内阁首辅,筹集政治资金,阮大钺出了万金,企图东山再起。周延儒为内阁首辅后,提议阮大钺复出,被东林党人拒绝,而马士英与魏忠贤牵扯不深,又与阮大钺交情好,反而马士英复出。

崇祯在北京***后,马士英、史可法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监国,东林党人刘宗周等也在朝廷之中,刘宗周弹劾当时已经是弘光***内阁首辅的马士英等人,坚决不让起用阮大钺,最后辞官而去,其实这里面是有原因的。(黄宗羲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万斯同明史稿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万斯同明史稿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