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奉节县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奉节县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金鑫,男,汉族,重庆市奉节县人,生于1968年1月14日,中师文化程度,共青团员,1991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司,生前系奉节县公安局刑侦队侦查员,1996年6月19日,其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1996年11月4日被四川省人民***评定为烈士。
在1996年2月26日奉节县大树镇纵火案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身受重伤,因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8岁。
这里最著名的故事应该就是《白帝城托孤》: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历史典故。
《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位于重庆奉节的夔州博物馆永安宫展示了大型彩塑刘备托孤以及托孤背后的故事
巴人,古巴族人的简称,巴人是古羌的一支,和蜀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巴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巴人主要分布在今重庆、川东、鄂西一带。古代巴人不但作战勇猛顽强,以致被称为“神兵”,而且能歌善舞,极其乐观。他们曾在商、周、楚、秦等强大部族的包围中经过不断征战,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岭中,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自强不息,世代繁衍。他们斩蛇蟒、射虎豹、猎牧***、垦荒种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这对重庆和川东地区,特别是大巴山一带经济文化的开发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夔门南翼的白盐山颈部,有一神秘洞穴,曰黄金洞。流传最广又最为人关注的----此洞是最后一支巴人灭绝之地。巴人,东夷部落首领太皋氏的后代,先秦时期,一直生活在川东鄂西一带,战国时期,巴人忽然失踪了。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悬案。史学界一直在寻找它的蛛丝马迹。有资料认为,最后一支巴人在湖北巴东县遭到灭楚秦兵的追杀,落荒逃进一个山洞,秦兵将洞口封死,巴人只得不断往里钻,走了7天7夜,终于看见一线曙光,当他们欢呼着跑到洞口时,却惊呆了。这,就是黄金洞,洞下,万仞深谷,巴人进退不得,最后全部饿死在洞里。
“奉公守节”-奉节古称夔州。夔为神话中的动物。《山海经》载:黄帝时,“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奉节位于长江之滨,扼守三峡门户,这里有雄甲天下的瞿塘夔门;有迁客骚人留下的万卷诗篇;还有三国文化的历史印鉴。34;奉节的由来与奉公守节的奉节精神":奉节古称“夔州”,有2330余年的建制史,历代为路、府、州、郡治所。一首《早发白帝城》让奉节的白帝城名扬天下,而奉节名称的由来,则要从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托孤的故事说起。
奉节县名来源于诸葛亮的“奉公守节”。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将国事家事托付给诸葛亮,上演了一段贤君良臣的千古佳话。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旌表诸葛亮 “大忠大义、忠君爱国、奉公守节”的品质,将此地赐名为“奉节”,沿用至今。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奉节县隶属重庆市,是重庆市的东大门,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历史上奉节被称为“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
奉节县东邻巫山县,南接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至2019年底,户籍人口106.63万人,常住人口74.04万人,辖29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委会,314个村,76个社区,幅员面积4098平方公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奉节县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奉节县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