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绥芬河口岸英雄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绥芬河口岸英雄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的末代皇帝,溥仪自1912年逊位起,他的前半生便随着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浪潮而辗转沉浮。二战结束之后,作为一名不同寻常的历史见证者、参与者,溥仪因其特殊的身份,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大舞台之上。在那之后,他先是以战犯的身份回到国内,尔后又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回归到了新中国的社会当中。
就这样,溥仪拥有了一如南柯一梦般的前半生和波澜不兴的后半生。作为历史大河中的一抹浮萍,他的经历成了人们一窥那个历史年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一把钥匙。
1945年,日本战败,由日军扶植的伪满洲国自然也宣告解散。8月19日,也就是日本宣告投降后的4天,溥仪想借关东军的飞机前往日本试图避开战后的审判。就在飞机即将起飞的那一刹那,苏联红军空降兵将其与随行人员逮捕,并移送回了苏联境内。本以为终于能够逃脱傀儡生活的溥仪,未曾想到直接沦为了苏联战犯。
说是战犯,实际上也等同于换了个地方软禁。苏联当局将其视为特殊战犯,给予了他优厚的照顾:拥有自己的牢房、独自进餐、不用参加劳动等等。在此期间,他所做的唯一的,同时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帮助国家的事情便是出席远东军事法庭,作为重要的证人提供证词、指认战犯。
或许,是因为在苏联看守所里实在太舒服了,溥仪曾多次申请加入苏联,不过都未获得批准。1950年,苏联将其连同伪满洲国的263名“战犯”在绥芬河移交回中国***,此后,他便作为战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了为期10年的改造。
1959年,经特赦,往日的末代皇帝溥仪终成新中国的公民。特赦令中如是说到:“溥仪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末代皇帝溥仪,大家谈起他的时候更多的应该不是痛恨,而是怜悯,溥仪的前半生虽然当了三次皇帝,但是只是当了三次棋子罢了,何其悲哀。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溥仪的三次皇帝经历,既而揭示溥仪为何能得以善终。
溥仪第一次当皇帝是在慈禧的安排下,慈禧为了继续把持朝政,所以立了年仅三岁的溥仪做皇帝,溥仪即位宣统皇帝仅三年,辛亥革命爆发,被迫退位;第二次当皇帝是张勋复辟,拥立溥仪重新当皇帝,可这次溥仪只做了六个月的皇帝,就在一片声讨中再次被迫退位;第三次当皇帝就是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成为日本人的傀儡,日本战败后,溥仪的皇帝之路彻底断送,随后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去了苏联。
在苏联时,溥仪曾要求永久留居苏联,可想而知,他是为了逃避祖国人民的审判,但是没有得到苏联的回复。在东京审判时,溥仪多次强调所有命令都是日本人逼他下的,日本人以杀头做威胁,自己根本没有实权。最终溥仪在狱中劳教十年后被特赦,分析一下他被特赦的原因。
一:他只是一个懦弱、胆小,又不希望祖宗的江山在自己手中断送,所以稍有机会他便去把握,可以让人理解;
二:溥仪三次皇帝生涯,确实只是做了三次棋子,充当着傀儡帮助别人发号施令,这与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是有区别的,溥仪不是直接害人,而是间接害人,而且劳教时表现非常好,所以大众对他没有那么大的仇恨感;
三:溥仪是末代皇帝,是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代表,与其说是对溥仪的特赦,倒不如说是对封建社会的特赦,特赦溥仪体现出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包容,溥仪正是一面镜子,照着新社会促使我们持续向前;
综上,溥仪被特赦,得以善终也就无可厚非了,最终溥仪晚年因病去世。
因为从第一次被赶下台开始,溥仪就不再是一个皇帝,而是一个傀儡,一个符号,不会对新生的***有任何的威胁,因此可以得以善终!
因为溥仪三次当皇帝又三次退位,因此溥仪在人生的三个阶段,有了三个不同的身份。
1、清朝的末代皇帝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皇太后先后去世,大清帝国更加风雨飘摇。此时三岁的溥仪成为新的皇帝,他的父亲载沣则成为清朝的摄政王。
此时的溥仪,年纪很小,根本没有独立处理政务的能力,因此,所有的政令都出自父亲及其他辅政大臣手中。
3年后,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迅速瓦解。
此时的溥仪和其他的皇族面临着一个命运的抉择,这个抉择的选择权,在新生的民国高层手中。
虽然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但是此时的袁世凯掌握着北方,中华民国无力统一北方,只好进行南北和谈。和谈的结果是,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作为回报,袁世凯要答应拥护共和,逼清帝退位。
所以1912年3月12日,才6岁的溥仪在懵懂无知中被宣布退位,清朝作为全国性的***宣告结束。
有意思的是,溥仪虽然不是全国的皇帝,但是他还是紫禁城的皇帝。袁世凯答应皇族将紫禁城作为溥仪的住所,宫内一切物件交给皇族处理,并每年从民国国库中拨款400万两白银,作为前朝遗老的安置费。
溥仪一生确实挺坎坷的,三起三落,到达人生小***的时候也总是诸般无奈,处在人生低谷时却是实实在在的悲催。
光绪皇帝一生无子,在其病重时,慈禧的身体也是江河日下,权衡利弊后慈禧指定了醇亲王奕譞之子溥仪为皇位接班人。
光绪皇帝和慈禧前后脚离世后,就有钦差就前往醇亲王王府,将尚在襁褓中、年仅三岁的溥仪抱入皇宫,继承大统。
就这样,溥仪成为了同治和光绪的接班人,清朝的小皇帝,养母隆裕太后垂帘听政,亲爹醇亲王奕譞摄政主事。
溥仪接手的大清江山已经满目疮痍,危在旦夕,果然溥仪的皇位才坐了三年,袁世凯领导的革命军就逼宫了,清廷无力挽回败局,由隆裕太后出面宣布清帝逊位,结束了大清***近300年的统治。
(辛亥革命)
6岁的溥仪在懵懂中成了末代皇帝,所幸袁世凯承诺了优待皇室成员的条件,退位后的溥仪依旧能在紫禁城里锦衣玉食的活着,隆裕太后还请了许多中外名师,教习溥仪,在被软禁的时光里,溥仪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启蒙。
年少的溥仪退位后在紫禁城里过得挺安稳本分,可是满清的遗老们都一心期盼着清朝复辟,张勋就是如此,筹谋多年,拉拢亲清势力,残害革命党人,拉队伍、造舆论,万事俱备就领军勤王,恐吓京津警备负责人打开城门,率兵入城。张勋在养心殿得到了溥仪的召见后,言辞恳切的请求皇帝复位。
***有***的价值,不杀有不杀的理由,如果不需要***,谁都不想***。
中国历史王朝更替,为了断绝念想,不给前朝翻盘的机会,总是习惯性的把前朝血脉斩草除根,唐朝末年诸侯混战,李姓皇族被屠戮殆尽,“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想找个血脉正统都难。
但能不杀就不杀,***毕竟是件血腥的事情,尤其是皇室血脉,“弑君”是个遗臭万年的罪名,谁的手都不想粘上他们的血。
曹丕篡位,刘协虽退位却得到善终,还自学中医治病救人,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柴家依旧能过小日子。
与前朝比起来,溥仪更加***,他虽是清朝末代君主,但世袭君主制被终结,血脉的影响力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虽是爱新觉罗后裔,血统却大大贬值,且20世纪进入了政治上较为的时代,权力斗争不再像古代那么血腥,输了依旧可以做“田舍翁”,民国时期的军阀只要宣布下野就能置身事外,放在古代想都别想。
所以无论谁坐天下,溥仪都不会死,不但不会死,还会被供奉起来,当个吉祥物,过过小日子,以彰显新君的雅量。
再说溥仪虽然是前朝君主,对复辟念念不忘,还昧着良心做日本人的傀儡,但也没有造成什么大恶,即便按律惩治,也够不上死罪。50-59,9年***,也算是量刑合理,治病救人了。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绥芬河口岸英雄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绥芬河口岸英雄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