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罗斯领土***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俄罗斯领土***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苏芬战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芬兰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1939年11月30日,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开始,最终苏联惨胜于芬兰,令其割让与租借部分领土,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
苏芬战争中,芬兰军队机***
自成立以来,苏联一直对与芬兰相接的国境存有异议,认为威胁到距边境仅32公里之遥的苏联第二大城列宁格勒的安危,且芬兰在独立过程中与德国关系密切,苏联视其将可能成为德国入侵本国的帮凶,于是持续以谈判、威胁或尝试颠覆芬兰政府的方式来解决其边界问题,必要时直接透过军事行动并吞芬兰,使其重回以往俄国附属国的地位。芬兰方面则力保独立之成果,视苏联为唯一的***想敌,持续以外交手段来避免战争。
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芬兰之间的几次谈判都没有结果,苏联决心武装入侵芬兰。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以此为借口对芬宣战,在两国边境发动全线进攻。
苏芬战争中,苏联士兵展示缴获的芬兰国旗
苏联投入大规模的军队进攻芬兰,并在兵力、飞机、坦克上占有压倒性优势。但是在战前,因为斯大林从1937年开始的一连串的政治整肃,所以大量有经验的苏军指挥官被处死或入狱,以致于苏芬战争爆发时,苏军仅剩下经验不足的高级将领和中级军官。
由于上述因素,再加上芬兰军队训练有素、熟悉地形,导致苏军在冬季战争初期损失惨重,芬兰则展现了远超过苏联预计的抵抗能力。苏联于后期以撤换指挥员、改善作战方式和结合强大的物资优势,终于突破了芬军主防线,芬兰因而求和。
1940年3月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割让出其11%的领土和30%资产予苏联,结束了战争。
苏德边界条约签订后,苏联***开始把保障安全的重点转移到西北部。列宁格勒是苏联人口最多的第二大城市,工业和文化的中心,这里距苏芬边界仅32千米。
苏联***担心,英法德等国会像1918、1919年那样以芬兰为跳板,对苏联构成威胁。
1939年3月,苏联***提出:把芬兰湾内的苏尔岛(戈格兰岛)、拉凡岛、塞伊斯卡里岛(塞斯卡尔岛)和季乌林岛租借给苏联,以建立军事基地,保障列宁格勒及苏联西北部的安全。
3月8日,芬兰***表示“不能考虑租借芬兰岛屿的建议”。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希望“这不是芬兰***的最后答复,仍希望芬兰***将重新考虑它对苏联建议的态度”。同时,他还表示,愿以二倍于上述岛屿面积的苏维埃卡累利阿的领土相交换。
1939年4月,芬兰再次拒绝了苏联的建议,谈判中断。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对芬兰有可能成为德军入侵苏联的桥头堡的担忧更加强烈,解决西北边界安全的心情也更加迫切。
1939年10月5日,莫洛托夫通过芬兰驻莫斯科公使伊里耶·科斯基宁男爵,要求芬兰外交部长或芬兰***派出一个特命全权代表立即前往莫斯科就某些政治问题交换意见。
10月12日,苏芬开始新的外交谈判,芬兰代表再次拒绝了苏方的意见。
由于在进行谈判的同时,苏联飞机开始轰炸芬兰边境,以施加压力。芬兰代表表示愿作某些让步,但苏联仍不满意,致使谈判破裂。
苏芬谈判破裂后,两国边界气氛紧张。苏联报刊的论调开始出现火药味。
芬兰原来是俄国的附属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芬兰独立,独立后的芬兰与资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比较的密切,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关系比较的冷淡,而苏联也积极的支持芬兰的***夺取芬兰的***,因此芬兰对苏联充满了敌视,在苏芬边境建立了以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
芬兰的态度让处于资本主义大国包围下的苏联感到一种威胁。
之后苏联与芬兰多次谈判,苏联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对芬兰提出了要求芬兰割让领土,并且将汉科港租借给苏联的主张,苏联作为回报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2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
但是鉴于汉科半岛是芬兰防御苏联的天然屏障,芬兰对苏联也充满了不信任,所以拒绝了苏联的要求。
这个时候的苏联已经下定了决心要通过战争让芬兰屈服,于是制造了“曼尼拉***”,宣称芬兰炮击曼尼拉的苏联军队,造成了苏联军队士兵的死亡,要求芬兰***道歉,并且要求芬兰军队后撤20-25公里,遭到了芬兰***的拒绝,苏联军队借此撕毁和平条约,于1939年11月30日进攻芬兰,苏芬战争爆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罗斯领土***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罗斯领土***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