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汉战争记录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武汉战争记录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革命惨烈,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建立武昌起义军***,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军和清军在汉口、汉阳爆发阳夏战争。
黄陂黎家河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人称“黎黄陂”,留下著名的汉口黎黄陂路,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他的最大历史贡献是介入武昌起义,并与众多辛亥志士一起推翻二千余年的帝制,走向共和。在黄陂有黎元洪故居,黎元洪广场等遗迹。
辛亥革命时期奋起救国的著名人物有蓝天蔚、蔡济民、喻育之(参与武昌首义),首义金刚吴醒汉等,武汉黄陂人为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推翻封建王朝做出了巨大贡献。
武汉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迫使日军停止战略进攻,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攻占武汉以前,日本妄图通过强大军事进攻,一举摧毁中国的抵抗力量。经过中国军民15个月的奋力抵抗,日本兵力伤亡近45万人,军费支出近100亿日元,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都已达到空前程度。
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领导下的国民***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但实际上,国民***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北伐期间,中国***与国民***决裂,第一次国共内战爆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汉战争记录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汉战争记录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