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运城历史人物传记作文的,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运城历史人物传记作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出生于长安,再徙至河东解州。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苏洵(1009~1066),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洵的儿子。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人。他是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关羽的身世
西晋史学家陈寿(233—2***)著《三国志》中有关羽的传记,篇幅很短。“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就是说他是河东郡解县(在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一带)人,犯罪后逃亡到涿郡(在今河北保定)。
解州紧靠着著名的运城盐池,从春秋时期开始这里就以盛产食盐著名,直到今天。食盐作为重要的民生物资,历朝历代都是由官方专卖垄断,民间不许私自开***售卖,贩卖私盐是重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解州很多百姓也铤而走险,以贩盐为生。
关羽之所以“亡命”,很可能就是因为贩卖私盐。他逃到涿州,遇到刘备正在为镇压红巾军起义招兵买马,于是和张飞一起投靠了“刘皇叔”,开始了戎马一生的战斗生涯。
三国时期真实的关羽其实和张飞,徐晃,张辽,许褚等诸将并无特殊之处,只是统治者为了便宜他们的统治,人为地抬高了关羽的忠义信,历代朝庭加给他封号,使关羽超过了主子刘备的荣誉,的确是言过其实。
柳宗元,中唐时期人,字子厚,祖籍河东,家族显赫。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是一位有造诣的诗人,更是一位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年轻时与刘禹锡等人参加革新运动,是一位极有政治志向的青年,然而改革触动保守势力的利益,遭到迫害,贬于永州,十年之后又被贬到更远的柳州,最终四十七岁即卒于贬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贬所度过的。了解柳宗元,我们要从他的身世谈起,再到他的贬谪生涯,看看他的志意是什么,完成了什么,从平生来看柳宗元到底是位怎样的人。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柳氏在河东是名门望族,柳宗元的祖上世代为官,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柳宗元没有兄弟,只有两个妹妹。这就意味着他的身上承担的是整个家族的命运,责任大,故而忧患深。柳宗元少年成才,前途一片光明,在他逐渐接触了解官场的黑暗之后,萌发了改革的愿望,后人对此评价说:"上利于国,下利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官,跋扈之强藩。"改革本是他的政治理想,最终却摧毁了他的政治生涯。
"永贞革新"的失败是柳宗元命运的转折点,他的被贬不仅是个人的失意,更是家族的不幸。"有愧先人"是柳宗元的痛苦所在,他无法原谅自己,无法从忧患中解脱出来。
面对人生的沉沦,他读佛书,游山水,希望可以在佛理、山水之中超脱,然而这种超脱却是片刻的。蛰居永州之时,"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但"一笑"之后又是"已付不乐"(《与李翰林建书》)。就像我们熟悉的《小石潭记》,本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又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一片清幽可爱之景,满纸恬然自适之情,然而"坐潭上",四周安静,又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强烈的孤独失意之感涌了上来,导致诗人"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纵观历史,总能发现,有许多文人在遭到贬谪之后,郁郁寡欢,悠游山水,无心理政。柳宗元则不然,他的内心虽极为痛苦,但他不因自己的痛苦而无视百姓生民。
韩愈可以说是柳宗元的政敌,二人立场不同,但他曾在《柳州罗池庙碑》中肯定柳宗元的政绩:"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大修孔子庙,城廓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旧唐书·柳宗元传》对柳宗元的政绩也有所记载。一方面是改变了柳州"以男女质钱"的习俗,当时的柳州贩卖人口的现象极为严重,这就导致了整个地方的管辖混乱、风气恶劣,表现在他的文学上,有《童区寄传》,写的是一个小孩子反***的故事,为一个小孩子做传,目的是什么?就在于移风易俗。另一方面是在偏远的贬所奖掖后进,培养出了国家的栋梁。
一个官员能够不局限与个人的得意失意,为百姓着想,勤勤恳恳做事,无疑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官,爱民如子的父母官。
柳宗元与刘禹锡是非常好的朋友,"二十年来万事同",几乎是同时才名远扬,几乎是同时入朝为官,又有相同的志意追求,一同参加改革,之后又一同远贬。在第二次被贬时,刘禹锡的贬所为播州,柳宗元的贬所为柳州,播州极为偏远,皇帝把刘禹锡贬去播州和判他***差不了多少。柳宗元在第一个贬所时,母亲去世,对此他一直无法释怀,这次刘禹锡被贬到播州,播州即今天的贵州,路途遥远,气候恶劣,宗元又怎能不忧心友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运城历史人物传记作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运城历史人物传记作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