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1011年历史***,1011年发生了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011年历史事件的,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1011年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字经》中的“至孝平,王莽篡”是指什么事件?
  2. 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用短短十年统一六国?

《三字经》中的“至孝平,王莽篡”是指什么***?

我来简单地说说西汉末期的这件事。

“孝平”是汉平帝刘衎死亡之后的谥号。历史上,人们对死去的皇帝、后妃、臣子等地位较高的人,往往要用几个字来概括评价,这种评价有褒义、有贬义、有同情等,这个评价的词语就是谥号。

1011年历史事件,1011年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题主所说的“至孝平、王莽篡”指的是在汉平帝刘衎时代,王莽篡权的历史***。

刘衎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母亲为卫姬,父亲为中山孝王刘兴。公元前1年,那个和董贤同性恋的汉哀帝刘欣死亡。这对瞅着皇帝权力已久的王莽来说是一个机会。

作为王政君(汉哀帝刘欣的皇后)的侄子,王莽家族在刘欣手里权力大得几乎没有边沿,那些人大都是一些拿不住的货色,吃喝玩乐啥都干,只有王莾独善其身,有着好名声。在汉成帝刘敖手里,王莽就有了名堂,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侍卫。不久,他又官至大司马。此时的王莾俭约克己,像模像样。汉哀帝刘欣继位后,王莽经历了一个短暂的蛰伏期。面对刘欣祖母的强势,他御职隐居,后虽被召回宫中,但没有官职。

1011年历史事件,1011年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前1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的汉哀帝刘欣死了,宫中有可能出现乱局。这时候,太后王政君走向前台救场。她主持群臣推荐大司马,王莾是当然的人选。

身为大司马的王莽给自己的将来留了一手。他没有站在刘氏集团上考虑问题,专门选出了一个娃娃皇帝(年仅九岁的刘衎)。这时候王莽的野心已经暴露出来了。公元3年,王莽把自己的大女儿给十一岁的刘衎立为皇后(也就是孝平皇后)。同时,他通过一系列手腕,网罗天下人才,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公元5年,汉平帝刘衎病死,为了操控天下,王莽把两岁的刘婴(汉宣帝刘询的玄孙)立为皇太子,自己大权独揽,代理朝政。三年的日子里,王莽与刘氏的角力并没有停止。到了公元8年,王莽逼使王政君交出国玺,设计了一场刘婴禅让的大戏,自己称帝,改国号为“新”。

1011年历史事件,1011年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把相关的一小节一并解释了。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详解:

汉高祖刘邦兴起建立汉朝的基业,传到汉平帝时被王莽夺取了帝位。

汉后裔刘秀兴兵光复汉室,称光武帝,开始了东汉历史,整个汉朝经历四百年,汉献帝时汉朝灭亡

高祖,指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沛丰邑中阳里人。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后,他起兵响应,与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同为反秦主力,公元前206年推翻秦朝统治。后经过楚汉相争,战胜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王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汉业,汉朝的基业。建,建立。

孝平,指汉平帝刘衎(Kàn)。王莽,汉元帝王姓皇后之侄,官至大司马, 于公元8年***了汉平帝,自立为皇帝取代汉朝,改国号为“新”。篡,篡夺。

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用短短十年统一六国

只有当你不知道秦国发展的漫长历史时,你才会问这个问题。秦国的力量是多年积累起来的。它位于西部。它打败了“蛮夷”义渠,封闭了四川,开辟了水路,改变了尚君的法律,不像东方的魏国齐国。国力稳步增长,可以招收人才。范睢、李斯、张仪都是东方六国的人(值得一提的是魏国长期给秦国输送人才),长期积累。从军事表现上看,他并不是说秦王嬴政单独完成的功绩。事实上,嬴政的祖父辈的秦昭襄王和秦惠文王都比他的功劳要大得多,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看看秦昭襄王统治时期的成就:

他在位五十六年,为魏出兵15次,为韩出兵8次,为赵出兵8次。他气喘吁吁地击败了三国,占领了三国的许多战略要塞和广大地区。他两次袭击楚国。简单地说,他把魏削减了一半,把韩国削减了三分之二,把赵削减了三分之一,把楚国削减了四分之一。”。

长平之战一次性就消灭了赵国的45万大军,赵国从战国后期超一流大国变成二流国家,逼迫楚国东迁直接毁灭了楚国的核心竞争力,毁灭东周,都是他干的。当然,也有和他一样无敌的名将白起。同时,六国虽然有苏秦、公孙衍,战国四公子之流。但是仍旧毫无卵用,只是等着被***,虽然有所谓的五国攻秦发动了多次。但是除了成功攻打秦国一次以外(秦国归还了一些土地),几乎没有能到函谷关的。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在秦国10几代君王的努力下,秦国实力已经遥遥领先其余六国。在其先辈的耕耘下,遇到了一位有胆识与魄力的君主-嬴政。嬴政继位后,秦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战略思路。即广纳四方贤才,秦国能在短短的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这与秦国的多位文臣武将,良才将帅是分不开的,白起,李斯,王翦,王贲,尉缭,蒙武,蒙恬等等。又坚持秦昭襄王时提出的远交近攻的国策,与东方的齐国建立良好关系,从而可以一点点蚕食韩,赵,魏等邻国土地。嬴政13岁就即王位,年轻时就平定叛乱。任用了有才干的将领,如王翦、王贲、蒙恬等等,除韩以外都为王翦父子所灭。同时,六国个求自保,亦自身一国不能抗秦。韩,派遣韩非向秦称臣,终身死灭国。魏,君主无能丧失大量人才。燕,国小实力太弱。赵,战国是唯一一个想要灭秦的国家,终因用人不明、孤军奋战而灭。楚,本为大国,变法不利,同时秦国名将善于用兵而国灭。齐,本为强国,几十年前的五国伐齐,导致元气大伤,虽有恢复,但终不再与秦国为敌,致使秦国大军压境时,举国投降。

你下面我以下几点说一下自己的看法。1、经济方面,重农抑商、农业发展、秦国的国力逐渐发展壮大,最终经济富足。

2、军事方面,实行军功授爵,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和砍人积极性。不论任何出身和阶级的士兵,只要有军功就可以得到爵禄封邑。

3、秦王嬴政懂得重用人才,如对李斯、尉缭、蒙恬、王翦等人的重用,后来这些军政精英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均做出了很大贡献。

4、对外则继续***取“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在军事上,嬴政实施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正确战法。

扩展资料:

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变法革新,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对内实行“奖军功、教耕战”,对外则连横而战诸侯国。

除了外部的扩张和体制改革对***调配效率的提升,秦国在原有的国土内部也进行了极力的开发。提高关中盆地的产能,对于秦国巩固原有的经济基础大有帮助。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


新爆点为您作答:

李斯早在担任吕不韦门客的时候,很快就得到面见嬴政的机会,他不动声色地向嬴政献上消灭六国之策,指现时正是吞并六国最好的时候,如果不把握这个时机的话,一旦六国中兴,订立合纵的盟约对抗秦国的时候,秦国要席卷中原,吞并六国就要付上相当沉重的代价。另一方面,魏国大梁人尉缭亦指六国与秦国相比,六国诸侯就像郡县的首脑,但六国合纵对付秦国却是一桩***烦,为免重蹈智伯、夫差、齐湣王因敌手联合攻击而亡的覆辙,希望嬴政不要吝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受贿的大臣,打乱六国诸侯的合纵***,这样虽然损失些许财物,但却可以消灭所有诸侯。

嬴政深以为然,听从了尉缭的计谋,为了显示恩宠,嬴政还让尉缭享受同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每次见到他,总是表现得很谦卑,并任命李斯为长史,负责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银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能收买的六国权贵大臣,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把他们杀掉;成功离间六国君臣关系后,嬴政随即派良将随后攻打。由于秦军战胜所付出的代价甚少,故嬴政任命李斯为客卿。

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由于策略得当,秦国也是强盛时期,所以在各谋士和嬴政的策略下,短短十年就统一了六国。

以上就是回答,希望能帮到题主!

喜欢的朋友们也可以关注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011年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011年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