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龙江宗祠历史******,龙江宗祠历史******播放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龙江宗祠历史事件视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龙江宗祠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徐达是明朝头号开国元勋,他儿子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被皇帝一剑劈死?

徐达是明朝头号开国元勋,他儿子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被皇帝一剑劈死?

有明一朝,能够获得一门两国公的殊荣,而且,爵位还都世袭到了大明灭亡,创造这一奇迹的,也只有徐达家族了。徐达家族,除了徐达获封的国公爵位之外,另外一个国公,就是这位被朱允炆一剑劈死的儿子,以生命换来的。

徐达是在朱元璋投奔红巾军首领郭子兴之后,募兵时跟随了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带着淮西二十四将,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徐达也位列其中。徐达不但忠诚,而且作战有勇有谋,屡立战功,深受朱元璋信任。

龙江宗祠历史事件视频,龙江宗祠历史事件视频播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论功封赏,徐达仅次于李善长,位居功臣榜第二位,获封魏国公,并允许世袭罔替。

徐达共有四子、四女。

长子徐辉祖,在徐达去世后,袭封魏国公。次子徐添福早卒。三子徐膺绪,世袭指挥使之职。四子徐增寿(按照《明史》排行老四,按照《明实录》排行老三),在洪武年间受封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之职,也就是被建文帝朱允炆在大殿上当众砍杀的那位。

龙江宗祠历史事件视频,龙江宗祠历史事件视频播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徐达四女中,长女嫁给了燕王朱棣;次女嫁给了代王朱桂;三女嫁给安王朱楹;小女儿民间传说叫做徐妙锦,因为在姐姐去世后,不愿嫁给朱棣为皇后,出家为尼。

原本,徐增寿不会死,可是机缘巧合之下,他却被建文帝亲手诛杀。被当朝皇帝亲自执剑,砍杀于金銮殿之上,这也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荣誉。这件事,还要从朱元璋选定继承人说起。

朱元璋身为吴王之时,就将长子朱标立为了太子,建立大明称帝后,立刻又将朱标立为了太子。朱标还得到了朱元璋的特别培养。原本,大明朝一二代皇帝之间的交接,应该会很顺利。可是,因为父子之间治国理念的差别,朱标压力巨大,壮年之时就病逝了。

龙江宗祠历史事件视频,龙江宗祠历史事件视频播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元璋原本还可以从诸儿子中选择一位继承皇位,他却固执的按照嫡长制,在有皇长孙时,应该优先立皇长孙为原则,立了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就引发了燕王朱棣的不满。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急于削藩,终于逼迫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以清君侧为名,攻打南京

徐达,朱元璋的发小,一生建功无算,忠勇无二。不但功勋卓著,而且为人低调,所以深得朱元璋的信任。虽然民间故事里讲到徐达患背痈,朱元璋赐鹅而死,那毕竟是故事。实际上徐达应该算是善终,但是他的小儿子徐增寿据史料记载,的确死于继君朱允炆的剑下。

洪武18年(1385年),徐达去世的时候,爵位从生前的侯爵,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被赐葬钟山之阴,朱元璋亲自为其拟制神道碑文;并被配享太庙(也就是说明朝后世的皇帝烧纸钱,徐达也能收到一份),专门为其建肖像功臣庙;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从这些举措来看,朱元璋对这个儿时撒尿和泥的玩伴的一生予以了无与伦比的认可。

徐达之所以能够得到朱元璋的信任,除了以上优点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和朱元璋联姻。这一点很像张飞之于刘备,虽然你我兄弟,但是儿女亲家使得自己家族的命运和大哥牢牢绑在一起。

徐达有3个女儿、4个儿子。徐达将3个女儿无一例外地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长女嫁给了朱棣,后来成为了仁孝文皇后;次女嫁给了代王朱桂;三女嫁给了安王朱楹。

徐达死后,4个儿子除了徐添福死得早外,其他3个,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分别承袭了魏国公、指挥使、左都督之职,各领一份公粮。

但是一切从朱允炆继位后决定削藩开始,这3个兄弟的命运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兄弟命运的分水岭从此开始,徐增寿的悲剧也从这里开始。

因为徐家的长女嫁给了朱棣,所以在朱允炆的眼里,徐家上下皆不可信任了。有时候,命运就是如此,长子徐辉祖本人是最像徐达的,忠勇无双,一生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他承袭了魏国公,吃皇粮从皇命,一心报国,但是他偏偏得不到朱允炆的信任。

建文元年(1399年)4月,适逢朱元璋忌日,燕王朱棣派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进京。徐辉祖建议将朱高煦扣留,理由是朱高煦“勇猛剽悍且无赖”,这种人天生不是可以安分做人臣子的人,将来必然酿成大祸。但是对于徐辉祖的意见,朱允炆没有直接***纳,反而因为“大义灭亲”,而对徐辉祖颇有意见;于是朱允炆对该问题征求了徐增寿的意见,结果得到了相反的答案,“这事无稽之谈,哪有孙子来祭拜爷爷,堂兄弟把人家扣作人质的道理?”很显然徐增寿的言论更符合人伦道理,也更值得信赖。于是朱允炆错过了一次将藩王家属留京扣作人质的机会。

对于燕王朱棣是否会举兵造反的事情上,徐辉祖曾经在山西北平等地练过兵,深知燕王朱棣的不臣之心,于是他的意见是,“燕王一定会造反,皇上必须要提前做准备。”而徐增寿的意见则是,“燕王也是先帝的子嗣,他现在已经贵为藩王了,享受富贵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造反?”同样的朱允炆仍然觉得徐增寿的话似乎更符合道理。

但是与此同时,徐增寿就好比蜀中的“张松屡次向朱棣密告京中部署,仿佛再说,“速来、速来“刘璋暗弱,今日如若你不取,他日定为他人所取。因此徐增寿的命运本质上和张松也是一样的。

徐达,明初第一名将,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将之一,在明初功臣排序中仅次于李善长,而李善长晚年得罪,徐达更是名列功臣第一,朱元璋曾说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可谓最公正的评价

这样一位功高盖世的开国元勋,又是世袭魏国公,他的儿子为何被皇帝砍死?

野史记载中,徐达是被朱元璋赐蒸鹅毒死的,这一死因存在很大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并不靠谱,但徐达的儿子辈皇帝砍死,却是实打实的正史记载。

根据史料记载,徐达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三子徐添福早夭,没有留下事迹,剩下三个儿子,命运各不相同,其中结局最悲催的是四子徐增寿。

徐达的长子徐辉祖,世袭了徐达的魏国公爵位,也继承了徐达的军事才能。徐辉祖和朱棣之间有一层特殊关系,徐达的女儿也就是徐辉祖的妹妹嫁给了朱棣,这样一来,徐辉祖就成了朱棣的大舅哥,不过在政治面前,这种亲戚关系实在不可靠。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徐辉祖选择了效忠建文帝,他带领南军与朱棣的北军交战,甚至多次打败北军。朱棣如愿进入南京后,痛恨大舅子反对自己,亲自质问徐辉祖,想让他拥戴自己,徐辉祖却坚持不同意,考虑到徐辉祖手中有朱元璋颁发的“免死金牌”,以及自己和徐辉祖的亲戚关系,朱棣最终放过了徐辉祖,把他削去爵位,禁锢家中,郁郁而终。

事迹不详,世袭指挥使。

徐增寿和徐辉祖是亲哥俩,但在靖难之役需要站队时,两人却选择了不同立场。

徐辉祖是旗帜鲜明地站在建文帝朱允炆一方,统兵与朱棣作战;徐增寿虽然表面上支持建文帝,背地里却早就投靠了朱棣,这也造就了他的悲惨结局。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前实施削藩,他最担心的便是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会趁机造反,为了掌握朱棣的动向,他曾向徐增寿发问,徐增寿却替朱棣打起了掩护,说:“燕王和先帝是叔侄,本是同根生,且已富贵至极,怎么可能造反呢?不可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龙江宗祠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龙江宗祠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