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云南文山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云南文山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文山历史名人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林则徐:清朝末期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因主持反***运动而著名。
蒲修宾:明朝末年的抗清将领,曾领导在文山等地进行抗清斗争。
郎贤华:抗日民族英雄,曾任文山县审计局局长,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组织抗日救亡运动。
古越春熙:南诏王室后裔,曾任滇池东岸的文山土司。他通过治理河道、浇灌水利等措施,使文山地区实现了农业的发展和繁荣。
雷锦文: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曾在文山从事革命活动。他是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以上只是其中一部分,文山历史名人还有很多,以及不同领域的贡献者也都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文山州,人才辈出,有以下名人。
2罗廷标 中华民国少将
3楚图南 中国教育家翻译家
4陶绍文 革命烈士
5方玉润 清代文学奖
云南文山州所有8个县中就广南县最大,也是本州唯一的古县城,建县历史也有280多年了,当时天子门生农智高在广南建了个句叮古国。其父亲农天福好像是从现如今的广西靖西县一带搬来的。广南县现总人口已达80万人口,其管土地在云南来说也是位于前列,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也不好。现在已经开通高铁动车组。将来再修高速公路从广南到罗平的话经济决定会好很多的。
归朝位于云南文山州富宁县境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称“富州”。历史上,归朝被称为老街三寨,因辖有老街、长沙、登冒三个寨子而得名。清朝以来的干余年里,归朝的壮族人创造的“那”文化扬名于世。“那”乃壮族方块字。即“田”的意思,多见于壮族民间流传的山歌、散记、道书、契约等手抄本中。
老街三寨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壮族人(百越人后裔)世世代代在这片红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我们乍一看王亚樵,戴个眼镜,斯斯文文,可能以为他是个读书人。实际上,王亚樵还真是秀才出身。
话说1898年,农民王荫堂家传出一阵哭声。别看王荫堂家世代务农,但王荫堂本人喜欢读些诗文。而既然自己没成为读书人,王荫堂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替自己完成梦想。
于是乎,那个婴儿也就是王亚樵,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送去私塾读书。
因为王亚樵从小天资不错,父母也舍得花心思,13岁那年把他送到对河张村的名师家学习。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王亚樵也参加了,并且不负众望考取了秀才。不过遗憾的是,他未能走的更远,在乡试中他落榜了。
王亚樵当然是闷闷不乐,不过凭借秀才的名声在村里开私塾教学员是没问题的,而且这在当地还是个颇受尊崇的职业。
但是,王亚樵心气高,也不愿意以后就是个教书先生。按照现在的话来说,王亚樵就是不想过平淡的人生。
所以,年轻的王亚樵决定出去闯荡。
说来也巧,王亚樵既聪明,身体也不错,小时候也拜了一个武师学功夫。几年下来,拳脚到也不错。
而当时,正值列强瓜分中国,清***也极其fb无能,王亚樵对这种现状极为不满。在这种情况下,王亚樵和一群有着新思想的人走到了一起,成立了“正气学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云南文山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云南文山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