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西安从古到今历史***概括,西安从古到今历史***概括图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安从古到今历史事件概括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安从古到今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原西安是哪里?
  2. “长安”这个名字非常好听,古人为什么要改为“西安”?到底是谁改的呢?

原西安是哪里?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是陕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古代有十三朝代在这里在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这里有大唐不夜城、大燕塔、小燕塔、世界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华清池,半坡遗址大明宫遗址公园,还有保存最完好古城墙等等,也是我们当代领袖的家乡!

 西安又称为“西京”、“西都”、“凤城”、“斗城”,简称“镐”(与“皓”同义同音,寓意“光明之都”)。从古到今曾用名:酆京、镐京、酆镐、长安、常安、京兆、大兴、永兴、奉元,西京,以“长安”最为常见和著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中华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是极少数可令外国人心怀景仰而来顶礼膜拜的伟大中国城市

西安从古到今历史事件概括,西安从古到今历史事件概括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长安”这个名字非常好听,古人为什么要改为“西安”?到底是谁改的呢?

长安改名,今天长安依旧在,只不过叫长安区,隶属于西安市

长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建立之初,周文王时曾定都于此,筑设丰京城,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

公元前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镐京被焚毁,之后继位的东平王迁都洛邑,史称“平王东迁”。这个***也标志着西周灭亡东周开始,镐京随后也被废弃。

西安从古到今历史事件概括,西安从古到今历史事件概括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后镐京所在的关中地区被赐给秦人,秦人在镐京附近的建都咸阳城。需要说明的是,咸阳和长安真的不是一个地方,咸阳在渭水以北,而长安则在渭水以南,不是一个城市,自从秦孝公之后,咸阳城2300多年以来从没该过名,至今陕西还设有咸阳市,在西安市的西北部。

汉朝建立后 ,汉高祖五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设都于此。两年之后刘邦又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未央,因地处长安县,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在整个西汉时期,长安一直是帝国的都城。西汉末年,长安城毁于绿林赤眉起义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定都洛阳,长安被称为西京,称为作为帝国的陪都。

西安从古到今历史事件概括,西安从古到今历史事件概括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了东汉末年,董卓霍乱国家,关东群雄起兵讨之,为了抵御各路讨伐的义军,董卓焚毁洛阳,将都城又迁回长安。后董卓败亡,曹操汉献帝迎往许都。

此后的曹魏和西晋都将都城定在洛阳,但长安依旧是作为陪都,地位很重要。到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北魏、北周都选择在长安建都。

隋朝建立后,汉代修建的长安旧城几经战乱已经非常破败,于是隋文帝在汉代长安城的东南处选了一处新址,重建了一座都城,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要建筑学家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大兴城也成为唐朝长安城的基础。

唐朝建立之后,唐高祖李渊继续以大兴城为首都,并将大兴城的名字改回了长安,但这座长安和两汉时的长安已经不在一个地方了。唐朝时期的长安是长安城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也是最让中国人缅怀的一个时期。

唐朝末年,长安再度遭遇战火摧残,唐末军阀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在控制长安后重新修建了长安城。为了便于军事防守,韩建放弃了长安的外廓城,将原来的皇城作为新城,这也是长安历史上最后一次大建,之后的长安城没有再挪动过。(长安城变迁)

文|小河对岸

长安(今陕西西安)是我国最有古都画意的城市,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且我国帝制时期最为强盛的两个朝代--汉朝(西汉)、唐朝都定都于长安。那为何充满古都画意且袭用两千年左右的长安,会被更名为词义格局较小的西安呢?

我国的城市命名一直都有政治寓意,伴随着改朝换代,城市更名也似乎变得顺理成章。长安在字义上比较美好,寓意着“长治久安”,汉都长安是起建在秦都咸阳旧址之上,将咸阳更名为长安,一是为了表示王朝革新,另一也是祈愿国祚绵长。据《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卢)绾封为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

长安最终被更名为西安,是因为自唐朝以后,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已彻底东移、南移,而关中之地不再作为国家帝国王朝腹里核心的缘故。

自秦汉而至隋唐,关中之地由于遭受长期过度开发,生态严重破坏,“天府之国”(天府之国这一成语,最早是形容关中之地)的美誉早已名不副实。仅以关中之地已经无法供养作为帝国国都自然滋生出的庞大城市人口,这也是隋炀帝要营建东都洛阳并开挖大运河、唐朝皇帝经常带整体官员到洛阳办公(就食)的原因

既然关中之地已经供养不起一个帝国国都,而关中之地又很是闭塞,在漕运上有先天难以克服的劣势。当然,在关中之地(长安)定都已不合时宜。所以,在唐朝以后,宋赵匡胤、明朱元璋都有迁都长安(西安)的打算,但都因客观条件的不足以及大臣们的反对而最终作罢。

因而,自唐朝以后,关中之地就渐渐从帝国王朝的腹心而转换为臂膀,而长安(西安)也从帝国国都沦为华夏王朝的边疆重镇。

读过《红楼梦》的都会知道书中有四大郡王,分别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东平、南安、西宁、北静在字义上都很一致,寄托了国家对四境安宁的期愿。而长安最终被定名为西安,实际上与《红楼梦》中四大郡王的封号是同样的寓意。

长安正式被命名为西安,是在朱元璋当皇帝的第二年(1369年),关中之地被平定,元朝设立的奉元路被改为西安府(寓意西部安宁)。实际上,在忽必烈在位期间,曾将其三子忙哥封为安西王,在长安(西安)建立过安西国。其后,安西王叛乱,安西国被除。西安与安西虽名称不同,但字义却是一样的。

而在我国城市中有很多城市的命名与西安是同样的寓意,就在长安被命名为西安的前一年,也就是1368年,明军北伐,攻克了大都(今北京),将元大都更名为北平(寓意着北方平定)。而在民国时期,北伐胜利之后,也是将北京改为了北平。除此之外,在我国的城市之中,还有南宁(南疆安宁)、西宁(西部安宁)、江宁(今南京,满清攻灭南明,将应天府改为江宁府,寓意江南安宁)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安从古到今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安从古到今历史***概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