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鼠疫相关的历史***,关于鼠疫的历史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鼠疫相关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鼠疫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历史上爆发过鼠疫,为什么没有留下像欧洲黑死病那样深刻历的史记忆?

国历史上爆发过鼠疫,为什么没有留下像欧洲黑死病那样深刻历的史记忆

这就是中国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和财富了,每次大疫,中医中药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中国文化中容汇贯通,将西方抗疫经验应用到国情中古巳有之,鼠疫就是学习西方进行隔离焚户加中药治疗而控制住的,这在西方自由化中是难以实现的,每遇大疫则更显中华文明和制度的优越。

那个年代已渐行渐远、儿时的听闻、亲历却挥之难氓、大约四、五岁时、我村一张姓人得老鼠拴(可能是鼠疫吧)、说是传人、邻居都吓的不得了、张姓人从二郎庙请来一欧姓老者、开药扎針、竟治愈、由此看来、鼠疫虽发未成大祸、是中医在起关键作用、

鼠疫相关的历史事件,关于鼠疫的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灾人禍太多太大,我们早已到了,‘见怪不怪’的境界了。幸免者只能无奈‘向前看’,既只能满足于幸免,又不堪哀痛的重负。因为一波灾祸暂止,另一波‘灾祸’已在路途中等待了。因而除了‘暂幸’以外,只能将不幸与哀痛‘抺掉’或‘遗忘’或‘沉廂于心底’,以便再奔命于下一个‘天人’灾禍路途中。且最为可怕的是,我们的‘人禍’一向是更甚于‘天灾’的。我们的历史,就是‘天灾人祸’突出的历史。且至今无甚,甚或‘无暇’适当予以‘总究其根源’,总结其‘教训’。我们的眼睛一向是仅向前看的,我们的心思一向是朝向‘***之果的,我们的脚步总是在‘幸果’的路途中。因而我们的命运,大致就是,仅能接受‘既定之果’,而不知,也不能改变其‘前定之因’。所以我们的之所生,大致是:‘幸而生’,不是‘应而生’。总而简之‘来路’不明,则‘去路’非明……

明 赵开美 刻仲景全书序(节录)

岁乙未,吾邑疫疠大作,予家臧获率六七就枕席。吾吴和缓明卿沈君南昉在海虞,藉其力而起死亡殆彳扁,予家得大造于沈君矣。不知沈君操何术而若斯之神,因询之。君曰:‘‘予岂探龙藏秘典,剖青囊奥旨而神斯也哉?特于仲景之《伤寒论》窥一斑两斑耳!’’

鼠疫相关的历史事件,关于鼠疫的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

乙未年,我家乡瘟疫大流行,家里的仆人六七成病倒了。这时我郡明医沈南昉(明卿)在海虞,借他的治疗,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死里逃生,我家幸蒙得先生之恩惠实在太大了。我不知道沈先生使用的是什么医术如此神效,于是向他请教,沈先生说:我哪里是获得了什么神龙秘藏或华佗的青囊秘籍呢,我只是对张仲景的《伤寒论》知道一点半点而已。

鼠疫相关的历史事件,关于鼠疫的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张仲景所处年代,据专家考证,当时是一个小冰河时期,气温极低,现在长城以北草木不生,北方民族的牲畜被冻死饿死,人没有饭吃,就南下抢掠,老鼠也有南迁趋势,给中原带来了鼠疫和出血热,中原人因为对鼠疫和出血热没有抗体,也没有治疗经验,而且中原气温也低很多,中风伤寒(不是西医的中风和伤寒)很多,造成大量死亡,张仲景的宗族也死了三分之二,他感伤天下苍生,所以才立志学医,他读了很多书,请教了很多人,终于能治愈大部分了,才总结经验,写成《伤寒论》传于后人。张仲景是中华民族的大功臣。

比中国张仲景年代晚1300多年的十四世纪的欧洲,因鼠疫死三分之二。而中国自张仲景之后没有因鼠疫死过这么多人。

中国历史上爆发过多次鼠疫,堪比欧洲的有二次,史书上均有记载。一次是东汉末年(公元204-219年),全国很多地方的人口死亡率达到50%甚至更高。医圣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中描述“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还有一次是明末清初,明末鼠疫发生于1633年的山西,并于1641年蔓延到北京周边地区。1643年底,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传播力和杀伤力更强的肺鼠疫逐渐取代了腺鼠疫。1644年春,鼠疫在北京达到流行高峰,累计已造成北京20-30%的人口死亡,出现了“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人间地狱景象。

鼠疫造成的灾难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人中留下像欧洲那样深刻的历史记忆。原因一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太多的大灾大难,战争、瘟疫,天灾、人祸不断,鼠疫造成的灾难记忆就淡化了。例如,秦末到西汉初年,因连年征战,人口锐减70%,以至史记上都记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还有,蒙元灭宋,导致全国人口从9000多万人减少到800多万人,锐减90%多,更甚于鼠疫等瘟疫造成的灾难。

二是民族性格使然,中华民族不太愿意回忆灾难的惨痛,更愿意抛弃伤痛,重新出发。中华民族历经5000年而不衰,民族性格特征也是重要因素。中国传统的思想大体上是在儒、墨、道三家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起来的。形成以孔盂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共同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内容,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性格。也正由于儒道二家文化思想,一阴一阳,一柔一刚,对立互补,因此使的中华民族的性格具有多重特征。其中坚韧不拔、愈锉愈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等,使中华民族在多次几近于亡国灭种的边缘顽强的重新站立起来,一次次烈火焚烧,一次次凤凰涅槃,中华民族至今仍然雄踞世界的东方。

三是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总是偏好于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一说起历史,总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什么卫青霍去病漠北痛击匈奴,还有光武兴汉,贞观之治,***盛世,康乾盛世等等,都是光彩夺目的美好时光。大都不愿意提这些大灾大难,时过境迁,自然也就淡化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鼠疫相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鼠疫相关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