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熊猫最早的历史事件的,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熊猫最早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虽然熊猫只分布于中国的川、陕、陇等地,但是中国人这么多,在古代肯定有人见过他,只是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古代(1869年以前)关于熊猫这种生物的确切文献纪录。
现在公认的人类第一次发现大熊猫的纪录是1869年,由法国传教士、动植物学家谭卫道在四川省宝兴县探险时,在邓池沟山野里发现的一种奇怪的熊类动物,后来谭卫道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法国,并将其称为“黑白熊”。
当然,关于古人对于熊猫的目击纪录和称呼,在学术界有很多传言。
古代文献中有一些关于似熊和似虎的神兽的描述,例如:执夷、杜洞尕、食铁兽、白罴、花熊、银狗、峨曲、猛氏兽甚至是貔貅等等,这些神兽的部分特性,例如像熊、像猫科动物、吃竹子、生活在蜀地、银白色和花色,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大熊猫有点类似,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些神兽其实就是古代人对大熊猫的称呼,但是这都还是猜测,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无论哪种称呼,都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
大熊猫有800万年的历史。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有。
远在4000年前,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黄帝,他利用驯养的虎、豹、熊、貔貅(大熊猫)等猛兽助战,在阪泉(今河南逐鹿县)打败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
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汇编的《尚书》和《诗经》,记述了貔貅皮(大熊猫皮)是皇帝进贡的珍品。貔像虎豹一样威武,把古代的勇士比喻为貔一样的威武英勇,以至军队打着“貔”、“貅”的旗号,象征着战无不胜。
春秋战国时代(2700年以前)的《山海经》中记叙,它很像熊,毛色黑白,产于邛崃山严道县(今四川荣经县),并说它食铜铁,故称食铁兽。
汉代(2000年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记叙,汉武帝时上林苑(今西安市西周至县、户县界)方圆200里,放养很多禽兽,供皇帝***,而貘(大熊猫)列为前茅。
西晋时(1700年前)称大熊猫为驺虞,因为它只吃竹子,不伤害猎食其他动物,是一种能与友邻和平共处的“义兽”,故在当时把大熊猫当作和平友好的象征。当两军交战,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时,只要有一方举起“驺虞”旗,战斗会嘎然而之,因为战争规则:凡使用“驺虞”旗,表示要求和平友好,停止冲突。
据日本《***年鉴》记载,公元658年10月22日,唐朝女皇武则天将一对活体白熊(大熊猫)和70张皮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天武***。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幽室静养,感觉冷风飕飕,肤寒头疼,有人送给他一个画了大熊猫的屏风,果然有避风祛邪,驱鬼神,保吉祥的奇效。
白居易十分欣喜,在屏上赋诗《貔屏赞》,诗人借大熊猫需要一个和平安静的环境才能生存,抒发他不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和饥荒。
中国古代并没有对熊猫的记载,熊猫最早于1862-1874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中国居住期间发现。
1869年的春天,戴维在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维。主人告诉他:当地人叫这种动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伤人。
1869年5月4日,戴维捕到一只“竹熊”,他给“竹熊”取名“黑白熊”,那只憨态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的外貌,以及又圆又大的脑袋和滑稽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
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只好非常惋惜地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到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竟然就这样产生了。
古代管大熊猫叫猫熊!司马迁在《史记·五帝记》中记载,远在4000年前,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黄帝,他利用驯养的虎、豹、熊、貔貅(大熊猫)等猛兽助战,在阪泉(今河南逐鹿县)打败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
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汇编的《尚书》和《诗经》,记述了貔貅皮(大熊猫皮)是皇帝进贡的珍品。
貔像虎豹一样威武,把古代的勇士比喻为貔一样的威武英勇,以至军队打着“貔”、“貅”的旗号,象征着战无不胜。
春秋战国时代(2700年以前)的《山海经》中记叙,它很像熊,毛色黑白,产于邛崃山严道县(今四川荣经县),并说它食铜铁,故称食铁兽。
汉代(2000年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记叙,汉武帝时上林苑(今西安市西周至县、户县界)方圆200里,放养很多禽兽,供皇帝***,而貘(大熊猫)列为前茅。
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被认为诞生于800万年前,那时候的它们长得犹如肥胖版的狐狸,现在的生物学家们称呼其为始熊猫。
始熊猫并不像今天的熊猫一样主要以竹子等植物为食,它们那时候几乎是完完全全的食肉动物(现在的大熊猫也是食肉目但是基本上已经变成了植食)。
当初的始熊猫分布范围可要比今天的大熊猫广多了,彼时中国的南部以及东部几乎都是它们的天下。甚至连台湾岛,越南、泰国等地区也有始熊猫活动的踪迹
大熊猫祖先最早在二三百万年前洪积纪早期(也有说是七百万年在华东,华北等多个地方都发现了化石)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像古生物群,视觉不发达,大熊猫不畏惧湿冷天气也不喜欢冬眠,所以它们喜欢在阴湿环境下生活。
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孑遗动物。在本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领导的一支洞穴考查队在广西的巨猿洞里发现了一种古代大熊猫的化石,证明了大熊猫在距今大约300万年前的更新世初期就已经存在,而此时人类尚处於起源的初始阶段。随着欧亚大陆冰川的袭击,自然环境的变化,同时期的剑齿象、剑齿虎、巨貘等许多物种都因为不能适应而相继绝灭,而大熊猫却经过与大自然的顽强抗争而生存下来,延续到今天,成为动物界的“活化石”,并享有“国宝”光荣待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熊猫最早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熊猫最早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