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李秀成相关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李秀成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陈玉成被俘虏的时候,太平天国还没有完全灭亡,所以需要招降陈玉成去瓦解太平天国。李秀成被俘的时候,天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南京)已经被攻破。
太平天国后期,因为洪秀全领导的失误,也因为石达开带领大部队出走,太平天国急需新的有生力量。为了拉拢一些地方武装组织,就开始大肆封王。苗沛霖和李昭寿就是当时捻军部队中的一部。
陈玉成被叛徒所害
1862年,陈玉成的部队与曾国藩的部队作战,屡次失败。曾国藩的部下鲍超多次挫陈玉成的锐气。苗沛霖见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安徽失守,就主动投降胜保,并设下圈套命陈玉成就范。
苗沛霖建议陈玉成与他一起攻打寿州,苗沛霖说,打下寿州,陈玉成就不必固守庐州,可以互为犄角之势。陈玉成不明就里,答应了苗沛霖的建议。结果,陈玉成刚进入寿州,苗沛霖的侄子苗天庆就穿着清朝的官服出来,让英王陈玉成降清。
陈玉成大怒,指着苗天庆的鼻子说,你就是无赖小人,墙头草。随后,陈玉成就被清军俘虏。胜保本打算招降陈玉成,但是陈玉成说,你胜保是我手下败将,几次险些丧命,还有一次穿着女人的衣服出逃,你为何让我投降。
胜保羞愧难当,最后上报清廷,在河南延津县英勇就义。(以上故事参考《被掳纪略》)。
李鸿章杀降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后来,李鸿章等人利用太平天国叛徒***慕王谭绍光,进入苏州,郜永宽、汪安钧等八王出迎。结果,这些人因为卖主求荣而被李鸿章杀掉。当时有人就劝李鸿章,说你的老师曾国藩对太平天国的俘虏都是友好款待,招降他们,目的是让更多太平天国将领投降。你为何要杀掉他们?
李鸿章说,这些人没有气节,因此要杀掉。从这个故事里面,也可以看出当时清军为何要招降陈玉成。
这是满清***卑鄙***的手法,没有利用价值的,只有杀掉。
满清***对待国家内***的异己分子,历来***取残忍酷刑,想以此震慑底层民众,杜绝他们反抗的念头。而为当局服务的那些“狗奴才”,为了表达对主子的忠心,就凶残对待底层民众,用尽各种酷刑,毫无人性可言。
太平天国后期,经过内讧后的领导层,多已经失却民心,变成带有匪性而又贪腐的军阀。因而,很多人才都纷纷流失,太平天国覆灭已成定局。
对于青年优秀将领陈玉成与李秀成,都是天京沦陷后投降或被俘。投降后的李秀成,已经毫无价值,被湘兵将领曾国荃(曾国藩族弟)用矛凌迟。而被俘的陈玉成,因为还有余部在外抵抗,劝降他,可以动摇余部抵抗意志。因而劝降办法。自然,陈玉成知道,不投降是死,投降也是死,因而“拒绝投降,英勇就义”。
满清***对义军态度义行不一,极端残酷的方式,也使英、法、美、俄等洋人震惊。当然,虽然有不满,那是清国之事。
1862年英王陈玉成于寿州今安徽寿县遭军阀苗沛霖诱捕,随即献俘至清军大将胜保处。
他被俘后审讯他的清廷官员对他感觉颇佳,对其人评价到:貌极秀美,长不及中人,谈吐极风雅,熟读历代兵史,侃侃而谈,旁如无人。我们的这位英王不仅长的帅,而且风度翩翩,个人气场爆棚。
胜保虽然是满人却很欣赏陈玉成的才华与为人,颇有一英雄相惜之情,以***厚禄劝他投降,英王道:大丈夫死则死尔,何饶舌也!此等气魄虽为敌人也很钦佩。
劝降不成,胜保只好将陈玉成解往京师,途中清廷下谕令将陈玉成外死,死时年仅26岁。
反观李秀成立马高下立判,他被湘军俘获后还心存幻想企图劝曾国藩起兵反清而苟全身家性命,文正公何等精明之人,焉能不察秀成之用心,虽欲偷生,无奈失败的凤凰已不如鸡,曾国藩为了自保,为了邀功必杀秀成无疑,可怜忠王晚节不保,辜负了一世忠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秀成相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秀成相关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