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燕王朱棣有关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燕王朱棣有关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外交上,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紫禁城等。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但其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都耗费了很大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太子朱高炽。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朱棣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朱棣简介,史称“永乐盛世”。
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首先我们应该清晰的明确一点,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或许历史上并没有那三场大风,或许只是朱棣善用巧既赢得了战争。这三场大风的故事说不定只是为了说明朱棣夺取皇位、靖难之役是符合天意的。
当然再除去这些历史性的因素之外,双方的领导者也是有很大的原因,首先,我们的主角之一朱棣,自出生起便随父亲朱元璋南征北战,战场经验极其丰富。
而建文帝朱允炆这个角色就显得滑稽很多,他在战前就为朱棣披上了一件防弹外衣,下令军士不得杀伤朱棣,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军令。这个命令会让手下的军士认为朱允炆和朱棣还有商量的余地,如果朱棣和朱允炆在战后和解了那么自己这些俘获朱棣的军师必然会受到朱棣的严厉打击,所以南军在和朱棣交战的时候并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战斗。而且朱允炆大量运用文臣指挥战斗,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去指挥和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的战斗,可笑至极。
当时建文帝手下大都是朱元璋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代开国战将的子孙,而大军的指挥权却掌握在一个的手里。在被封到北方之后整天就和蒙古贵族交战,长期的交战历练了朱棣的军事才能,而且在进站时租地还挟持了宁王得到了宁王手中的朵颜三卫,这在战斗力方面大大加强了朱棣方面的军事力量。
从双方战斗力和谋略上来说,朱棣的胜利是必然的。
然后从道理上来说,其实朱棣自己知道自己的胜利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虽然他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相信即使是最后取得胜利的朱棣在得到皇位之后也一定是惶惶不安的。
所以如果那三场大风是朱棣自己杜撰的,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为了让自己夺取皇位显得名正言顺,也为了让天下百姓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天子。
当时的历史事实,我们无法真正的知晓那三场大风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们不能穿越等过去也不能让朱棣活过来告诉我们。谁都不知道那三场大风是真的有还是朱棣下令史官更改的。
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朱棣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如果没有朱棣就没有永乐盛世,没有郑和七下西洋,没有《永乐大典》,没有把北元打成哒哒打成散兵游勇的军事实力,南北运河也不能再次疏通,没有我们曾经大明王朝的一切辉煌。或许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他却是一个能堪比唐宗宋祖的好皇帝,在朱棣的统治之下,大明王朝的福音远播四海,万邦来朝。
如果朱允炆和是其父继续当皇帝,我想也做不出朱棣这样的举动,他们只是仁慈的皇帝,他们或许能让天下太平,能创造太平盛世,但是绝对创造不出朱棣这样的奇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燕王朱棣有关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燕王朱棣有关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