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拉贝故居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拉贝故居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约翰·拉贝
1882年11月23日出生于德国汉堡。早年丧父,初中毕业后,他当过学徒,做过商行伙计,后到非洲工作,因染上疾病,不得回到德国。1908年,约翰·拉贝第一次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起初,约翰·拉贝在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经商。1931年,约翰·拉贝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
南京国际安全区
1937年,日军开始对南京狂轰滥炸。时任西门子公司驻华总代表的约翰·拉贝,与十几名西方人士、中国大学教授、商人等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并成立私人机构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约翰·拉贝任主席,金陵大学教授斯迈思(美国)任秘书长,金陵大学校董会董事长杭立武为中方总干事,***教青年会中国区负责人费齐(美国)为外方总干事。成员有:
中国籍:
许传音,南京红十字会副会长
美国籍:
马骥(牧师),美国圣公会;
皮克林,美孚石油公司;
约翰·拉贝(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出生于汉堡的德国商人。拉贝的父亲是一名船长。拉贝早年丧父。初中毕业后拉贝曾在一家出口商行当伙计,后前往非洲东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国公司工作数年。
1908年因受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邀请来到中国,从此开始和中国结缘:他曾先后在中国的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经商。拉贝是德国纳粹党的老党员:早在1931年时纳粹还没成为德国执政党,可拉贝已是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也是在这一年他开始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后来的日记被整理成书——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拉贝日记》。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袭击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的南京城,中国军队在经历一番抵抗后没能挡住日军,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有预谋的大***和***、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面对日军残暴血腥的兽行,拉贝将自己在南京的住所(同时也是办公地)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作为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保护了600多位难民。他在自家花园里的地面上铺开一面大大的“国家社会主义党党旗”,这面旗子6米长3米宽,上面两个巨大的英文字母N和S,构成了我们常说的纳粹“万字旗”。意思是告诉空中的日机这里有他们的同盟者,不要往这里丢***。拉贝的确是“国家社会主义党党员”即纳粹党党员,但这是万字旗在二战中唯一一次被用于保护平民。
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的拉贝和其他国际友人一起协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区内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1938年的新年难民收容所的难民们在约翰·拉贝宅邸的院子里排队向拉贝三鞠躬,献给他一块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的大红绸布。同年2月拉贝离开南京,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拉贝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国民***授予拉贝三色彩玉勋章。
遗憾的是日军开始向他们的盟友希特勒施压:要求调离拉贝。拉贝回到德国后向***提交了关于***的报告,但纳粹高层鉴于德、日之间的盟友关系禁止他发表在南京的所见所闻,他甚至一度遭到盖世太保的逮捕。二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的经历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出狱后的拉贝得到国民***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被他拯救的南京邻居们获此消息,从1945年开始往德国给他寄食品。这些遥远的慰籍使拉贝相信南京忘记他。
《拉贝日记》原件入藏中央档案馆,历史上的他是怎样在灾难中保护中国人的?
2007年12月,***70周年,我到南京去***访了几位当年在拉贝的家中避难的幸存者,他们当时已经80多岁了,记忆力还很好,向我讲述了拉贝和他建的避难所,以及拉贝是怎么保护中国人的。
拉贝故居陈列的拉贝先生和夫人照片
他们告诉我,***60周年时,拉贝的孙女莱因哈特夫人曾经到南京来,寻找过祖父救下的602位中国人。
在自己家容纳了602中国人
拉贝先生1937年为什么会在南京呢?我走访他的故居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时,看到了他的故居里还有一些70年前的西门子电器。原来,他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分公司的经理。他保护的人,大多是周围普通市民。比如我***访的当年84岁的穆喜福老人,家里是卖菜的。日本人进城后,几十口子亲戚都躲到穆家,后来,拉贝把他们叫到自己家里,一部分藏在了防空洞里。防空洞很大,是1937年8月份,拉贝带着邻居们一起挖出来的。防空洞里住不下的人只能睡在棚子里,棚子的地上铺了新买的稻草,人就直接睡稻草上,也就是打地铺。
当时的广州路上的2号、4号、6号、8号、10号后门都通往拉贝家,所以这一带的邻居全都搬了进去。这些南京老人,不像我们这样称这位德国人为“拉贝先生”,而是称他“老毛子”。但当时的拉贝并没有留络腮胡子,而是光头并且脸刮得很光净的形象。因为他是西方人,所以邻居都叫他“老毛子”。
拉贝在当时以自己纳粹党员的身份联合十几位外籍朋友发起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为中国难民提供暂时的避难场所。
人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即使是宗教信徒,也未必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按照宗教规定来做,即使身在纳粹党,也未必是狂热的纳粹党员,就如日本侵略者不是都残忍一样,反过来说,即使日本士兵中有一部分善良的人,也不能否认日本侵略的事实和暴行。
南京人民帮助他的。
二次大战结束后,拉贝因他的纳粹身份又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在他最消沉的日子里,南京人民为他募捐了几千美元让他安度晚年,为他寄赠食物,1950年,拉贝在柏林患中风去世。
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拉贝才犹如凯旋的英雄,从历史迷雾中向我们走来。他的日记被公之于世;他在南京的故居被考证确定;他的墓碑安放到了南京;他当年拯救的难民纷纷一吐肺腑之言,中国人民的热情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献给这位和平勇士。
南京市民。
1948年,拉贝生活艰难,仅能给小孩煮菜汤,大人吃干面包,一度濒临饿毙。
消息传到南京,没几天时间,南京市民便为这位曾经帮助过25万中国人的“德国纳粹”募捐1亿元。
最终,国民***按汇率把这1亿换算成2000美元,转汇到拉贝账户上。
中国人帮助了他。
二次大战结束后,拉贝因他的纳粹身份又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在他最消沉的日子里,南京人民为他募捐了几千美元让他安度晚年,为他寄赠食物,1950年,拉贝在柏林患中风去世。
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拉贝才犹如凯旋的英雄,从历史迷雾中向我们走来。他的日记被公之于世;他在南京的故居被考证确定;他的墓碑安放到了南京;他当年拯救的难民纷纷一吐肺腑之言,中国人民的热情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献给这位和平勇士。
国民***帮助了他。
约翰·拉贝(John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
南京人民帮助了他。
二次大战结束后,拉贝因他的纳粹身份又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在他最消沉的日子里,南京人民为他募捐了几千美元让他安度晚年,为他寄赠食物,1950年,拉贝在柏林患中风去世。
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拉贝才犹如凯旋的英雄,从历史迷雾中向我们走来。他的日记被公之于世;他在南京的故居被考证确定;他的墓碑安放到了南京;他当年拯救的难民纷纷一吐肺腑之言,中国人民的热情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献给这位和平勇士。
1、免费参观,无预约。
2、拉贝故居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内,于2006年10月作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和“拉贝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在战争期间,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约翰·拉贝拯救了数以万计中国难民的生命,同时他还将当时的情景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日记长达2400多页,真实记录了日军在中国的暴行。
拉贝故居是中国上海的一处历史名胜,是为了纪念拉贝父子而建立的纪念馆。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预约:
1. 在您***前往拉贝故居之前,最好提前了解故居的开放时间和参观规定。您可以在相关旅游网站、公众号或者官方网站上获取这些信息。
2. 官方网站:搜索拉贝故居或者相关的旅游信息网站,找到官方网站。官方网站上通常会提供预约参观的信息和方式。
3. 在官方网站上查找有关预约参观的指引。有的机构可能要求您提前预约,提供个人信息以及参观日期和时间等。
4. 根据网站的指引,填写预约表格并提交您的信息。可能需要提供个人联系方式和***件等信息。
南大鼓楼校区还会承担本科教学。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坐落在南京市中心区域,位于鼓楼区,与南京市中心鼓楼广场相邻,汉口路将鼓楼校区划为南园、北园,南园是学生宿舍生活区,北园是教学科研区,面积近800亩。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金陵大学旧址所在地,北园金陵苑一带为中华传统风格建筑群,其中的北大楼已经成为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鼓楼校区有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等。南园有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故居,还有设立了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的拉贝故居,北园有赛珍珠故居、何应钦故居(斗鸡闸)等。
建议乘地铁2号线或3号线到大行宫2号口出,先参观南京图书馆,用时30分钟即可,再去江苏省美术馆,根据自己爱好,把控时间,最后去总统府,先购票,需有2小时,最后可去拉贝故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拉贝故居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拉贝故居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