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范爱农人物传记400,范爱农人物传记4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范爱农人物传记4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范爱农人物传记4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朝花夕拾》讲的是什么啊?
  2.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一句话?

朝花夕拾》讲的是什么啊?

现代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入回忆性散文10篇,是鲁迅先生1926年2月到11月间所写,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最初用《旧事重提》的总题目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结集前又添写了《小引》和《后记》并改名《朝花夕拾》,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本名新集”之一。

《朝花夕拾》里的散文主要回忆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生活往事,深情地叙述了对师长和亲友的怀念,从特定的时代历史和生活侧面,描写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面貌,显露出作者生活道路和心灵发展历程***定阶段的独特内涵。

范爱农人物传记400,范爱农人物传记4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人和事,往往饱含着作家强烈的主观爱憎,闪烁着现实社会批判的锋芒,达到了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有机统一作品以清新舒展的笔调叙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描绘了作者家乡的风俗人情画,表达了对师友亲朋的诚挚怀念,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绘中是非分明,回忆与感想、抒情与批判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常常是一篇文章融叙事、写人、议论和抒情为一炉,读来引人入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段不同生活的回忆和对比,表现了童年鲁迅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性格,体现出鲁迅自幼即显示出来的广阔的生活兴趣和聪慧才智,同时也揭露和批判了旧式封建传统教育儿童身心发展的极大危害。文章笔调轻盈,饶有诗情画意,蕴含丰富而深沉。

《藤野先生》和《范爱农》都是写人怀念的名篇,文章以客观描写一个人物为中心,与抒发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融为一体,既写出了传记文学的特色,又写出了抒情散文的韵致。此外,《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狗·猫·鼠》等篇,都是思想丰厚、艺术清新的名篇佳作。

范爱农人物传记400,范爱农人物传记4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一句话?

朝花夕拾其实主要就是鲁迅在青少年时代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以及生活经历为线索来生动续写的生活经历,这本书当中抒发的是他对往昔亲友以及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是对当时就事例旧文化的一种暗讽和抨击。这本书主要是以记事为主以及抒情叙事融为一体,呈现出的是形象生动,格调明朗,非常有感染力的文集。

《狗·猫·鼠》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范爱农人物传记400,范爱农人物传记4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范爱农人物传记4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范爱农人物传记400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