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康熙打败葛尔丹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康熙打败葛尔丹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葛尔丹可以说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在击败自己的政敌夺取***后,便立刻马上就有了对外扩张的政策和企图,随着势力的扩张,周边个部被击败,领土也随着扩张,就有了北进的打算。当时的康熙忙着平定国内,鳌拜,三藩才是康熙的重中之重。康熙便和亲葛尔丹,将其女儿远嫁和亲,换来多年和平。康熙平定了国内,但是准葛尔丹也没有闲着,势力也在大增,又有北进之意。就有了康熙三征葛尔丹,随后将葛尔丹部落剿灭。
是康熙下令暂时停战, 蓝齐儿是康熙女儿。因为嫁给了葛尔丹(***,明室后裔)康熙大怒,与蓝齐儿断绝父女关系。
但是心里还是不舍,看到蓝齐儿后,康熙下令停战。
蓝齐儿祈求父皇放过葛尔丹,以死相逼。
但是康熙不答应,蓝齐儿***。
清军打败准噶尔部葛尔丹。时间大致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因为清军康熙年间的话,是属于17世纪。莫旗到17世纪中叶的,而第一次清蒸葛尔丹刚好是在1704年。我不对,是1637年,那个时候是17世纪,而乾隆平定准噶尔不是1802年。
不是。所以是17世纪~18世纪初。
清军打败准噶尔部噶尔丹,时间大致为十七世纪。康熙时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发动叛乱,进犯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无理要求,公然分裂国家。康熙帝1690、1696年两次平叛。最后平定了噶尔丹的叛乱,所以说应该是十七世纪。
清军打败准噶尔部噶尔丹在18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称汗后,势力渐强,占据天山南北,又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
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任者进行了约70年的斗争,终于在1757年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粉碎,统一天山北路。
1 康熙朝时期,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五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历经乌兰布通词条和昭莫多两场大战,终于平定了噶尔丹之叛乱。
2 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彻底平定了西域地区大小和卓的武装叛乱势力,控制了西域,对于西域地区取“故土新归”之意,命名为新疆。清***对于新疆的统治***取划区而治的方略。
我们总是听到康熙皇帝英明神武,灭葛尔丹,战沙俄,平三藩,收台湾,没事还能射三百只兔子,仿佛他无所不能,轻易摆平了一切一样,事实上怎样呢?
事实上,康熙打败葛尔丹,真的很不容易,而且双方的实力事实上,满清占了很大的优势,葛尔丹部一直是以两三万人来对抗十多万清军的。
葛尔丹在康熙年间给清朝带来了很***烦,史书记载葛尔丹东征满清,其实他能动员的总兵力只有三万人,这就和当时清朝能动员的实力错的太多了。
准噶尔实际控制最牢固的后方就是南北疆。当时统治区内的蒙古人人口有60万,***尔人有40万。再加上其他民族,总人口超过100万。按照常理,100万人口可以动用的极限兵力是20万。但是准噶尔每次对外战争动用的军队都不过三万。秦国500万人口可以养活100万军队。再比较一下后金汗国。后金汗国的女***(主要是建州女真和海西四部)40万却养活了6万军队。满清入关前的控制的人口也是100万,就动员了15万军队(满洲八旗6万、汉军4万、蒙古军4万,加上其他部队总共15万,算上后勤保障的军事人员一共19万)实在是因为准噶尔和南疆的***尔关系貌合神离,彼此不在一条船上,因此,断不会征召他们大规模从军,还要留下军队镇守威慑,蒙古这种游牧民族对通知区域的控制和中原王朝是不一样的,本身的松散加上不稳固,可以他可以动员的兵力并不多。
然而葛尔丹也算是历史上的一个枭雄,是有一些能力的,他和满清的蒙古小弟们打仗,打垮了不少,这时候康熙就坐不住了,和葛尔丹打了一仗,但这一仗非常不光彩的,千古一帝牛逼哄哄的去了,结果还没打仗就生了急病,飞快的逃走了,对外宣称是患了伤寒急病。随后葛尔丹和清军在乌兰布通决战,清军主帅是大学士佟国纲,结果大学士佟国纲战死,清军尸横数十里,葛尔丹以极少数兵力取胜后突围。最后到了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再次亲征,以三路清军约期夹攻,想要报一箭之仇,此时实力悬殊的葛尔丹正在忙于应付内乱,但还是以举族两万与清军决战,但战斗还未结束,葛尔丹就病死了,康熙也就算是打了个大胜仗,兴高***烈而归,其实这仗打的并不容易。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康熙打败葛尔丹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康熙打败葛尔丹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