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司马睿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司马睿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是琅玡王司马觐的儿子。,是司马懿的曾孙。公元290年司马觐死了,15岁的司马睿承袭爵为琅玡王。公元316年11月,司马邺投降于匈奴军,西晋灭亡。公元317年3月,司马睿即位晋王位。一年后登上帝位,仍用晋国号,史称东晋。
司马睿(276年5月27日-323年1月3日),字景文,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晋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琊武王司马伷之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太熙元年(290年),袭封琅琊王,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作战失利后,离开洛阳,回到封国。
晋怀帝即位,拜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听从王导建议,南渡建康,笼络结交江左士族。
永嘉七年(313年),拜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永嘉之乱,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即位为晋王(东晋),年号建武。
太兴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开启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初十日(323年1月3日),王敦之乱后,郁郁而终,时年四十七,葬于建平陵,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因为洛阳从历周汉唐几朝都城,或是陪都,古代中国洛阳的地位一直极高,所以无论是出生还是生活在洛阳的名人都数不胜数,我说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介绍一下:
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造酒祖师,现在洛阳有汝阳杜康和伊川杜康两家酒厂,以汝阳杜康名气更大。
左思: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和西晋大文学家左思有关,当年左思写了一篇《三都赋》,将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经历一番曲折后左思终于靠这篇赋在都城洛阳名声大噪。人们争相传抄《三都赋》一时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所以有洛阳纸贵的说法。
理学大家“二程”程颐、程颢。洛阳伊川县人。
王铎:洛阳孟津人。明末清初书法家。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在明清之际书法重心向江浙转移后,河南在中国书法史上仅出了王铎一位大家,对河南的书法界来说意义非凡。
苏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优秀外交家,鬼谷子高徒,佩六国相印。但最终还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另外,贾谊,元稹,玄奘,刘禹锡,李贺,长孙无忌都是洛阳人,知名度太大就不一一介绍了。
洛阳是古都,名人自然也是很多啦,说洛阳本土出生的,几个特别有名的吧。欢迎补充!
1、玄奘
洛阳偃师人,通称三藏法师。这个名字不知道得话,就是唐僧、唐三藏。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以他为原型。佛教学者、翻译家、旅行家、与鸠摩罗仁真帝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2、元稹
河南洛阳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元稹的经典名句,是***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小说家。他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3、苏秦
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那个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说的就是他。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
4、武亿
河南洛阳偃师人,清代著名的学者、金石学家,被授山东博山县知县。博山县山多地薄,他充分利用当地矿藏,积极带领民众生产自救,他还在县里开办范泉书院,选拔好学者进行培养,以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
俗话说“生于苏杭,葬于北邙”,洛阳邙山,历史上一百多位帝王长眠于此……
埋在洛阳的历史名人,我所知道的有以下几位。
1.一代名相狄仁杰的墓。位于洛阳市东十二公里的白马寺附近。看过《狄仁杰断案传奇》的朋友,应该都对狄仁杰如福尔摩斯般出神入化的断案佩服有加,而他的一生几乎和洛阳息息相关,死后便长眠于此。
2.白居易。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号称“诗魔”。白居易死后葬于洛阳今龙门东山(香山)瑟琶峰上。也就是现在的白园。
3.关羽。关羽一代英雄,被后人尊称为武圣人。当年孙权将关羽***后,将关羽的首级献于曹操,而曹操则郑重地将关羽的首级埋葬于洛阳,也就是现在的洛阳关林。
4.汉光武帝刘秀。刘秀乃东汉开国皇帝,一代名君,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在今天孟津铁谢村西南,屹立着一座***陵园——汉光武帝陵。它北依滔滔黄河,南傍巍巍邙山,呈现出一种虎锯龙盘的雄伟气势。
5.唐玄奘。唐代著名高僧,被尊称为“三奘法师”,曾不远万里西行求法。圆寂后埋葬于偃师故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司马睿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司马睿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