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中韩交流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中韩交流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1992年8月建交以来,中韩合作关系呈现出政治、经济、人文齐头并进的局面。
经历近30年发展,中国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韩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人员交往达到年1000万人次,相互投资突破1000亿美元等。
从箕子东渡开始,中国与高丽半岛都有与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联系。
从秦朝开始半岛的北部归属中国直辖。始皇设乐浪郡,对朝鲜进行控制。与高句丽、辰韩等国家贸易,半岛国家向中国纳贡称臣;
汉武帝征伐朝鲜,损兵折将而不可得,朝鲜保持独立,与中土的联系却进一步加强了;自东汉末年汉室衰微。高句丽崛起侵占了乐浪、带方、玄菟三郡。在今天中国境内设丸都,与中方平等贸易;
北魏时恢复藩属国身份但国境至鸭绿江依然稳固;隋炀帝三伐高丽大败而归,高丽国际地位大涨,高丽俘虏了大量的隋朝工匠(尤其是船匠),大大促进了朝鲜的手工业、农业发展。此时高丽虽一分为三(高句丽、新罗、百济)
但中唐时期不得不说是该国古代贸易最发达时期。唐高宗时期李世绩征服朝鲜全境,朝鲜国灭,但两年后唐***放弃了熊津府,新罗统一半岛南部,借着唐的庇护发展。从此至辽金时期政治上几度分合(后三国时代)未有大的经济动荡。
蒙古的征服给半岛经济带来巨大破坏,高丽一蹶不振被日本赶超。到了明朝,李成桂建立了朝鲜末代王朝李朝。经济上依附于明***的朝贡贸易体制,清朝承袭了明朝的制度。朝鲜更随中国闭关锁国,只和中国贸易,至1894甲午战争朝鲜被日吞并;
1945年因人为原因分为两国。1953年朝鲜半岛停火后中国大陆与南方的韩国因政治原因停止贸易,直到1***8年改革开放。
“圈”这个字,里面是“卷”字,“卷”是弯曲的意思;外面是个“口”字,象征着封闭。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使某物弯曲合并,并收拢在一起。
儒家文化圈,是一个以儒家发源地为中心,不断向四周扩散,吸收并同化,影响周边文化,是指具有儒家文化特征的一个文化圈子。
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为春秋时期的鲁国,现在的山东省。最初儒家文化圈范围非常小,只是局限在鲁国一国,且并不被重视。战国时期,儒家相继出现孟子,荀子两位大家,才逐渐被他国接受,但依旧不是战国各国所需要的主流文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朝堂之上有相当数量的儒士,焚书坑儒后,儒家文化受到重创。从孔子至秦汉,这是儒家文化在国内初步发展时期,文化圈层较小。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才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也正是从汉朝开始,随着国家对西域,以及西南地区持续用兵,儒家文化开始走向国外。
儒家文化对于周边国家影响作为深渊的,莫过于朝鲜,日本两国。我们历史课本上一直说,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历史文化交流深渊。历史上,中日,中韩之间的交往,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中美交流。当时的中国在东亚地区,不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文化水平,远非日本韩国可比。
且韩国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从西汉开始,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就是中国的藩属国。历史上的琉球,现在的日本冲绳,也曾与中国有五百多年宗藩关系,琉球历代国王都接受中国册封。
“儒家文化圈”也可以称做“中华文化圈”。在历史上,中国同日本、朝鲜、越南的交往非常密切,日本等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以至于有“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韩国”这一说法。
最早的在孔子之前的箕子朝鲜暂且不提。从战国时代说起。由于战国时期各国诸侯混战,就已经有大量的齐国人跨海到达朝鲜半岛,燕国更是向朝鲜开拓了大量土地。随后这些人经过朝鲜半岛东渡到了日本。在公元前300前,日本还是原始社会,随着移民的到来,他们才得到开化。
这些人虽然没有将儒学带到朝鲜和日本,但他们是今后中原与这两地交往的试金石。没有他们的探路就没有以后的更紧密的往来。
从战国到隋唐之前,中国与朝鲜、日本一直交往密切,等到了隋唐时期彼此的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唐朝是个开放的朝代有很大关系。在唐朝因为自身的强大,所以文化自信,日本和朝鲜都会派出遣唐使到唐朝学习,有的人还可以在唐朝做官。
通过彼此的交往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日本与朝鲜在这个时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儒家文化,那些遣唐使回国后建设孔庙开始讲学,儒家文化开始在那里传播。
在明朝时期,朝鲜处于李氏王朝,一直臣服于明朝。朝鲜的统治者只能称“王”,年号也是用明朝皇帝年号。这一时期的日本逐渐开始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并且发动了侵朝战争,最终让万历皇帝给平息了。
从明朝的对外关系来看,于朝鲜是宗主国,而与日本则经历过了战争。但这并不妨碍彼此的交往,明朝东南沿海的商业繁荣给了海盗以诱惑,海盗与日本浪人沟通狼狈为奸。
要说中国文化对日本韩国的影响首先要说的就是汉字。日本的文字是由汉字和汉字的草书、汉字的偏旁构成的。朝鲜在二战之前还在一直使用汉字,直到二战后南北分裂才开始使用諺文。
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的影响根深蒂固,不是一言一语就能说清楚的。中国是儒家文化圈的核心,但也不能否认日本、韩国对儒家文化传播所做的贡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中韩交流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中韩交流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