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文观止人物传记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古文观止人物传记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文观止》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它并不是一本独创原创的书,它是清初康熙年间两位教书先生把历代较为优秀的古代散文选出来编成的一部古籍。
由于所选文章颇有代表性,旧社会的读书人,一般都要点读这部书,作为学习古文的入门。可以说,这就是一部清代的语文散文教科书。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
(一)《古文观止》简介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浙江绍兴两位教书先生吴楚材、吴调侯,精心选择自东周至明代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题名《古文观止》,作为学生的文学读本教材。
全书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
全书所选的古文,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从文体来看,所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
(二)《古文观止》成书背景
《古文观止》编者吴楚才、吴调侯二人均是当时的乡村私塾先生,以课业授徒为生,学识丰富。《古文观止》之所以成为我国古典选编典籍中的经典,与二人所做选编工作密不可分。
他们选编此书的宗旨明确“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者设也。”出于教师职业的敏感,选编更多的是考虑“适合做教材”。几百年来,这部书里的多篇文章反复出现在中学课本中,多是要背诵的。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传》《曹刿论战》《捕蛇者说》《五人墓碑记》《陋室铭》等,如今依旧耳熟能详。
《古文观止》所收文章均为脍炙人口的作品,问世之后,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检验,直到现在影响经久不衰。
《古文观止》是一部国学精华荟萃。
有“齐桓公”这样的强国诸侯为争霸你方唱罢我登场;有“唐雎”这样的外交家为君王奔走的唇枪舌战;有“苏秦”这样的纵横家各显神通的巧舌如簧。
有帝王明君求贤若渴、枉屈问策,立国安邦的“纪赞”;有为报知遇之恩的臣子献策尽忠的“疏表”;有政治家高深精辟纵论历史的“论议”。
有文人墨客登楼、游览抒怀的“赋”;还有达官显贵欢娱喜逢乐事的“记”,有文学各家为自己的思想著书立说的“序”。
有硝烟弥漫的惊心动魄战场厮杀;也有安宁祥和的世外桃源……
总之,《古文观止》一书,涵盖了从周到明代中国古典散文的精髓。
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多读国学经典,重温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之旅,感悟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从国学中汲取知识,获得文化熏陶。
《古文观止》是两位执念于汉家大一统及儒家道统的传统文人,身处于异族统治下无言的反抗。
《古文观止》系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编,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总共收录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文章。其第一位评阅者吴兴祚为之作序,序中指出其特点为:“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又言二吴编著此书之目的“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豈浅鲜哉”。
《古文观止》的问世,并不受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四库全书总目》和《书目答问》均未对其收录,其出版后很长一段时间,大众把《古文观止》当做一本蒙学教材。
但它却在众多的选本中脱颖而出,家传户诵,流传至今。主要在于该书辑录古代名篇,所选文章多数堪称经典,所涉体裁多样,遣词造句与布局谋篇都非常出众,更有大量警句名言,并对科举考试的参考辅导上有很大的帮助。
鲁迅先生于1932年在《集外集选本》中对其评价道:“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的不可轻视。”可见,《古文观止》具有较高的地位和研究价值,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先秦两汉选散文 104 篇,几乎占全书一半,且主要来自三部史传散文《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两汉共选 29 篇,偏重司马迁的《史记》,录其文 15 篇,是两汉入选篇目的一半,足见选者对司马迁的青睐。
魏晋六朝骈文,仅选 6 篇,都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佳品。唐宋古文运动出现“唐宋八大家”这样一个古文创作的群体,在此时期选文 94 篇。 选者把选篇重点放在散文繁荣时期,保证选本反映我国古代散文成就。 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入选 65 篇,几乎占三分之二,其他人共入选 13 篇。 元代一篇未录。 明代入 18 篇。 至于清代也是一篇未选。
编者的大一统思想在《古文观止》中,一直是一个潜在的标准。文章只有符合大一统思想的汉家***,才能入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文观止人物传记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文观止人物传记简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