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建党以后历史***图片,建党以后历史***图片大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党以后历史事件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建党以后历史事件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代历史上有哪些重演的事件?
  2. 建党一百周年来祖国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3. 龙岩出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代历史上有哪些重演的***?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决心伐吴,彻底消灭东吴统一全国。从263年灭蜀之后,东吴就已经形势非常孤立,蹙居东南,已经失去了蜀汉的战略支援,而东吴自身内部也一直在持续内乱,灭亡已经是早晚的事。所幸司马氏篡夺曹魏皇权之后,稳定内部也需要一段时间,这才给了东吴一段苟延残喘的时机。

西晋灭吴在战略上***取的仍然是和曹魏时期曹丕伐吴大致相似的战略,即同时从荆襄和江淮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唯一不同的是,因为这时候蜀汉已经灭亡,所以西晋在益州进行了战略性的准备,打造出了一个强大的水师部队。这样,西晋灭吴之战就比曹丕伐吴多了水上的一路。

建党以后历史事件图片,建党以后历史事件图片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恰恰就是水上的这一路,让西晋的胜算比曹丕大了很多,而且这次一举成功。在水师和荆襄方向的晋军两路夹击之下,东吴在荆襄地区的防线很快被突破,晋军沿江而下,吴军基本上未能形成多少有效抵抗,多数直接投降了。原因也很简单,吴军抵抗的重兵集团都在荆襄和江淮地区,所以荆襄防线被突破之后,沿江就没有什么重兵集团了。

果然,吴军在江淮地区虽然还在抵抗,但在晋军从荆襄地区突破之后,沿江而下,到了建康城外,很快吴军就完全放弃了抵抗,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出城投降。这也就是后人诗中所说的:“王睿楼船下益州,一片降幡出石头。”由此可见北方在统一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时候,先夺取四川地区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后来,历代北方***统一南方,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

前秦苻坚统一北方之后,也是按照这个套路操作的,先攻占益州地区,进攻东晋时同时从荆襄地区和江淮地区两路出兵,同时再以水师出三峡,进行战略配合。但很意外的却是前秦失败了,未能***西晋灭吴之战的成功,原因何在呢?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前秦虽然也是三路进攻东晋,但前秦的进攻重点放在江淮地区,在荆襄尚未突破的时候,江淮地区就贸然进入了不利于发挥秦军骑兵优势的水网地带。

建党以后历史事件图片,建党以后历史事件图片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之后,北宋统一南方也还是同样的套路,都是照葫芦画瓢。赵匡胤先派兵灭了后蜀,然后进攻荆湖地区,再从水路和江淮地区两路进攻南唐,而南唐在水师被宋军击败后,步兵也很快就被宋军击溃了,南唐后主李煜只能奉表出降,南唐由此灭亡。

蒙元灭南宋,也是同样的操作方式。先攻占了四川,然后在荆襄地区与宋军死磕。等到增援的宋军被援军消灭之后,襄阳成了孤城,最终襄阳守军被迫投降,之后元军顺流而下,直奔临安,宋军就基本上再没有形成比较有效的抵抗了,只能投降。

清朝消灭南明算是不走寻常路,没有走以前的这些老路。清军入关之后,一边向西北追击李自成残部,一边直接进攻坐保东南地区的南明,而南明倚为长城的沿江四镇不战而降,南明门户大开,就再也无力组织起有效抵抗了,只能望风而逃,或者直接出城投降。不过,这多少有些意外,因为南明这时候在江淮地区的防线尚未来得及用心经营,本身并不巩固,所以很容易就清军被突破了。

建党以后历史事件图片,建党以后历史事件图片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比之下,只有解放战争最后的情况不太一样。***先在江淮地区与国军进行战略决战,也就是淮海战役,国军主力兵团被全部消灭之后,***就百万雄师过大江,直接进攻江南地区,而这时候四野尚未南下威胁到华中白崇禧集团,四川更是还被国军当作最后的反攻基地。但***却仍然先夺取了江南,然后再分别进攻华中地区和西南,最后统一了全国。

实际上,当我们在回看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的时候,其实很容易发现一个王朝的发展规律,那就是王朝因勤政而兴,因暴政而亡,这是王朝发展亘古不变的真理。

当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的时候,都会总结前朝的得与失,以来改善自己的统治,但当王朝进入中后期的时候,统治者则慢慢疏于对此的重视,于是出现怠政和暴政,最终导致王朝的衰弱甚至是灭亡。这是每一个封建王朝所逃脱不了的规律。

如题所问,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经常上演着一些虽然不同但实际上是似曾相识的***。今天说的这两件事情就是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和明朝衰落得“土木堡之变”。

1127年即靖康二年,金朝南下进攻北宋的首都东京,而在这之前金朝已经进攻过但没有成功,而这次不同,金朝取得了大胜,攻下了被动首都东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虏,而这也标志着北宋的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除徽钦二宗之外,北宋皇室、皇族、贵戚、近臣、各种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往金国。宋徽钦二宗被迁往燕京、中京、上京、韩州等,最后被迁往五国城。宋朝皇室的女子多被送给金朝贵族当妃嫔或者是奴仆。宋徽钦二宗最终惨死在他乡。

322年后的1449年,即明正统十四年,皇帝被俘的***再一次发生。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面对瓦刺的挑战,在没有认清形势的情况下,在太监王振的挑唆下,御驾亲征去攻打瓦刺,但是在行军的过程中,又是太监王振为了让家乡父老看到自己的荣华富贵,故意让明英宗朱祁镇带着部队绕道其家乡,但中途因为道路难行的原因,只好令大军掉头折回,但此时明军早已贻误战机,被前来的瓦刺大军所包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土木堡之变让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名随行出征的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大明王朝受到重创,从此开始走上下坡的道路。

综上所述,两个封建王朝,一个北宋王朝,一个大明王朝,两者相隔三百多年,但是两个封建王朝都犯了同样的毛病,那就是怠政和懒政,缺少了创业初期帝王的勤政与勤奋,满足于现有的一切和享乐,最终导致皇帝被俘虏的耻辱。

中国历史上,有几种人和帝国的衰亡总是脱不了干系。

有一种人叫做权臣,比如曹操,司马懿,刘裕,杨坚;

有一种人叫做军阀,比如高欢,宇文泰,安禄山,朱温,军阀也会升级为权臣。

有一种人叫做美女,比如妲己。褒姒,西施,杨玉环,这种人比较冤。

但还有一种人比较特殊,他们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但可以是权臣,也可以是军阀。

这种人叫做死太监。

曹公公:你坏坏~

太监由于身体上的某种残疾,大多数心理变态,这些人出身低贱,读书很少,根本不懂治国理政,不好色,又不用考虑子孙后代,所以动机很单纯:一要权,二要钱。因为没有后代,他们又很受皇帝的信任,成为制衡朝臣集团的一股力量。但是,这种平衡游戏一旦玩脱,皇帝就成了他们手中的筹码。

东汉中后期,皇帝年幼,国家一再发生作为外戚的大将军和宦官轮流争权的戏码,而且最终掌握全国兵权的大将军还都死在宦官手里。

东汉顺帝死后,梁太后的弟弟梁冀专权乱政,陷害忠良,公元159年,27岁的汉桓帝刘志联合宦官单超,徐璜等五人,派御林军包围大将军梁冀府邸,收缴了他的印绶,这个恶贯满盈的跋扈将军感到末日来临,就服毒***了。

世界上的事物,一般都是呈螺旋状发展的。人类历史也是呈螺旋状发展的。因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相似的***。

一,历朝历代的发展,都惊人的相似。比如都是前期蓬勃向上,中期繁荣停滞,末期腐化衰落灭亡。

二,历朝历代末期的农民起义,也都惊人的相似。一般都借助封建迷信发动起义,经历一个兴盛的中期,最后失败。有个别的成功了,如刘邦朱元璋建立的王朝也依旧是新瓶装陈酒,还是搞封建统治那一套儿,最后再被农民起义推翻。

三,历史上的权臣篡权,也都惊人的一致,都好***惺惺地搞一些"禅位”的游戏,欺世盗名。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四,郭威和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是惊人相似的。

五,汉光武帝和宋太祖善待功臣,是惊人相似的。

六,刘邦和朱元璋杀功臣,是惊人相似的。

………

但相似不等于相同。螺旋的每一旋都相似,但每一旋都有所旋进。历史也是如此,虽然有很多事惊人的相似,但历史总的是在进步的,并不是在原地打旋。所以,在无数的惊人的相似旋转之后,历史终于走到了今天。

欢迎点评。

“为什么每次都是我?”——西南某国的哀嚎

公元前219年,横扫***的秦始皇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武功,他以屠睢为将,发兵50万远征南越,一年后秦军在桂林一代惨败,屠睢战死。暴怒的嬴政在修好灵渠粮道后再次发兵30万南征,破百越后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其中象郡即后来的安南。

公元前112年秋,专治各种不服的汉武帝以南越丞相杀了国王还敢杀大汉将军为借口,直接发兵10万分五路并进讨伐南越。一路横冲直撞后再次冲进了中南半岛,然后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公元43年,东汉光武帝遣伏波将军马援率8千汉军去岭南平叛,极其凶残的马援再次杀进了中南半岛。一番砍瓜切菜后,在交趾立了一个铜柱子,还向上天祷告,宣称“铜柱折,交趾灭”。

公元605年,刚刚登基的隋炀帝以刘方为罐州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万余再次杀奔中南半岛。这次他们的目标有点远,是半岛南端的林邑国。刘方又一通砍瓜切菜之后,林邑国主被逼上船逃跑,国都被攻陷。

公元638年,已经横惯了的唐太宗听说中南半岛又生事端,额.....这次他压根就没从中央调兵,直接让交州都督李道彦去平叛。那李道彦是个连自己都敢毁容的狠人,去了以后又一通砍瓜切菜,顺便说一下,那只能叫平叛,因为那阵子那边都是唐朝的。

公元981年,不太打得过辽国的宋太宗决定找个软柿子欺负,这老兄以恢复丁朝为名再次向中南半岛出兵。不过宋太宗没辜负润公对他的评价,他是真的不会打仗,四万大军先胜后败,最后撤回了本土。

公元1257年,这次轮到元朝了,不过横行天下的蒙古骑兵这次有点卡脸,足足分三次打了31年,前后动员了50余万大军,最终还是没能拿下中南半岛。忽必烈临死之前还在心心念念的出兵西南,只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公元1406年,轮到明朝,朱棣逮到一个以臣背主的借口后,让名将朱能率军再次进攻东南半岛。据说足足动员了80万大军,那边的史料更扯淡,明朝的军队数量快达到人类极限了。总之这次彻底灭了胡朝,把安南并入版图。

公元1788年,清高宗乾隆再次惦记起了那边,还是以调节对方内部矛盾为理由,用孙士毅为主帅进入中南半岛。至于兵力就又逗逼了,《清史稿》里说连民夫在内才1万5,而那边的记录是29万。不管多少吧,反正这次也打输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就这么来到了1***9年,我兔在报纸上刊登了传统暗号“勿谓言之不预也”!那边没太听懂;继而又声明“是可忍孰不可忍”!那边还是没听懂;无奈之下我兔只能表示“小朋友不听话,该打***喽”。

建党一百周年祖国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建党一百周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就拿农民来说吧,种地不但不用花钱还给许多补助,这使农民的种地热情高涨,还有环境卫生建设,村村都修上了柏油马路,俗话说的好啊,要想富先修路。还把农民的危房都进行了改造。总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921年***成立以来,党领导广大的农民、工人等无产阶级群众同腐朽的、以资本家和地主为主体的统治阶级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历经大[_a***_]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时期,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建立了新中国

在建国初期,又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家经济建设起步阶段,以及高精尖武器的研制后,1***8年进行改革开放,老百姓迅速富裕起来,航天事业、体育事业、文化事业、化工科研,军工生产、农业、金融、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建党一百周年来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不交公粮,不交农业税,什么农业特产税,公路交通家家户户,房屋改变,国家繁荣,特别国防建设最大成就,有东风家族,有航母,055万吨大驱,两栖攻击舰,有J20,运20,武直十,辉煌成就太多了,说不完的辉煌成就

龙岩出过哪些著名的历史***或人物

福建龙岩是革命老区,红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多次转战于此地,并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其中一首为:《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这是在1929年四月,红军到达龙岩,里面直接提到了地名。还有一首没有提到地名,但也是当年在上杭所作《***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当然,在龙岩发生的最著名的历史***还是两次古田会议的召开。第一次即1929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会上传达了《九月来信》,确定了***在红四军的领导地位,明确了“党指挥枪”这一建军原则。第二次即2014年10月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又称为“新古田会议”。

说到名人很多,列举几个:

1.刘亚楼,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时期任四野参谋长,在四野号称“林罗刘”。后任首任空军司令,是空军的奠基人,1965年英年早逝。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党以后历史***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党以后历史***图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