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870年苏联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1870年苏联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苏联历任领导者是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
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时间1917—1924年。
斯大林(1878年4月22日—1953年3月5日),时间1924—1953年。
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1年9月11日),时间1953年—1964年
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他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也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有网友问二战柏林战役德军一百万为什么打不过苏联?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大家以为德军在素质、武器、战术上都远远超过苏军。其实从1944年开始,基本上就是苏军在横扫德军了。
从1944年以后那些大战役,苏军的胜率早就超过了9成,横扫式的战斗比比皆是。1945年对柏林的战斗,苏军投入了250万人,其中主力为12个步兵集团军,4个坦克集团军,3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
在主攻方向上,1个集团军的攻击正面只有1000-2000米,火炮密度每公里300-400门。德军在柏林地区也有100万军队,武器都是新出厂的坦克、强击火炮和装甲车,士兵基本都是新兵和劳动服务队成员。
但是军官和士官都是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并冠以激动人心的响亮名称,例如香霍斯特师、波茨坦师和克劳塞维茨师等。另外还有30个人民冲锋队营都是配备冲锋枪和***为主要武器的巷战部队,还有青少年组成的希特勒青年团特遣队。
另外德军把一些高炮师直接部署在城市***当做反坦克炮使用,空军地勤人员也当做步兵去坚守阵线。党卫队莫恩凯部队则在各个地区抓捕那些敢于逃离战线的人,也就是督战队的作用。
4月20日,柏林战役***战斗打响,到5月2日***,崔可夫集团军的一个师收到德军第56装甲军发来的一封俄语无线电报请求投降,至此柏林战役结束。不到2周战斗,苏军伤亡30万人,德军100万军队伤亡或者被俘。
进攻柏林苏军共动用250万军队,柏林守军号称100万,其中有很多临时招来的老人和儿童,其战斗力可想而知。而此时的苏军,是经过三年多的血战锤炼,满怀复仇决心的铁血雄师,强大充足的后勤补给,与德军攻大莫斯科时的缺粮弹.棉衣的情况形成巨大的反差,苏军对柏林是志在必得,德军的老弱残兵败于苏军是必然的。
这主要是因为大家以为德军在素质、武器、战术上都远远超过苏军。其实从44年开始基本上是苏军在横扫德军了。从1944年以后那些大战役,苏军的胜率早就超过了9成,横扫式的战斗比比皆是。1945年对柏林的战斗,苏军投入了250万人,其中主力为12个步军集团军,4个坦克集团军,3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柏林战役德军也有1OO万军队,武器都是新出厂的坦克、强击火炝和装甲兵,基本士兵都是新兵和劳动服务队成员。
4月20月,柏林战役***战斗打响,到5月2日***,崔可夫集团军的一个师收到德军第56装甲军发来的一封俄语无线电请求投降,至此柏林战役结束。不到2周战斗,苏军伤亡30万人,德军10O万军队伤亡或被俘。
谢谢相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柏林战役德军名义上100万,实际上主力为:
维斯瓦集团军群全部及大量独立部队,共约55万人,以及中央集团军群一部第四坦克集团军约15万人,还有柏林卫戍部队共约12万人,合计约80万人。10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300架作战飞机。
而苏联方面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合计250万人,其中作战部队206万人(含军队15.6万人),6250辆坦克和突击炮,42000门火炮,7500架飞机。
可以看到,苏军兵力方面有3倍的优势,火炮有4倍优势,坦克3倍优势,飞机1倍优势(其实此时德军飞机已经很少能升空)。
但德军的数字是苏联方面公布的,不排除有夸大战果的现象。
西方一般认为:参战的德军貌似有百万之众,但有近一半兵力被牵制着,真正在柏林战役中的参战德军只及一半。传统所谓德军有百万之众参加柏林战役的说法确实有点夸张。维斯瓦集团军群有55万人,但是有24万人撤到了西线。也就是说:柏林地区德军原来也不过76万,况且这里面至少有24万逃到了西线,还有一些撤出的伤员,只有49万坚持作战。
如果以49万来计算,苏军仅仅兵力上就有5倍优势,够惊人了。
即便如此,苏军仍然付出巨大损失。
苏军伤亡达30.4万人,损失坦克2156辆、火炮1220门、飞机527架。
我来回答 柏林战役德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战斗意志令人尊敬但也挽不回失败的命运。
柏林战役前的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国的兵源就出现了问题,德国的总人口本来就不多可以征得的青壮年人数有限,国内的工厂几乎全是妇女和老人,希姆莱向***建议征调12岁以上的孩子组建“***少年师”,衣服上缝着个奶瓶,所以又叫他们“婴儿师”看来失败已有了征兆。
柏林战役中德国防守的总兵力大约80万人,加上预备役和民兵警察能湊到100万人。那德军只有这80万人了吗? 德军有库尔兰集团军群大约25万人,主要牵制苏联在库尔兰半岛的苏军。捷克和奥地利有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约90万人,主要保护石油基地。巴尔干地区德军约40万人,主要维持占领区的治安,柏林战役发起后也及时的回去增援了,但受到游击队的骚扰未能及时回援。意大利的B集团军群约60万人,主要防御盟军在意大利的登陆。驻守挪威的德军约40万人,主要防御盟军在库尔兰的登陆。可以看出德国在本土***还有约230万人,他们怎么不回援呢?柏林战役如果都回援了,几百万人军队加平民在被包围的柏林中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战斗了,围上几个月自己都投降了苏联也不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柏林战役德军的约100万防守力量中有一部分原本驻守柏林的部队和维斯瓦集团军群,和大量的平民参战,德军在飞机数量,火炮数量,坦克数量都不是和苏军一个数量级别。柏林战役苏军集中250万人有白俄罗斯第一,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由朱可夫指挥。德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柏林战役称为“死亡绞肉机”,德军在数量和武器装备上已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任然与苏军展开巷战,苏军每前进一步都是用生命换来,苏军把他们的人海战术发挥到极致乌拉乌拉乌拉向前冲击德军的防线。
柏林战役毫无悬念,德军的100万人在后期苏军的250万人的持续进攻下也没能守住柏林。苏军为此也付出了伤亡30万人的代价。胜利后的苏军也在柏林疯狂报复德国人,悲惨的还是平民。苏军的报复手段有哪些,欢迎关注,一起讨论。
第一个五年***期间,苏联新建了包括土西铁路(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亚)、莫斯科-顿巴斯铁路、高尔基-科特利尼奇铁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卡尔塔雷铁路等重要干线。新造蒸汽机车1.2万台,货车50万辆。
到二战爆发前,苏联铁路里程已从1928年的7.69万公里增加到1940年的10.61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870公里。货物周转量4207亿吨公里,是1913年的5.3倍,旅客周转量980亿人公里,是1913年的3.3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870年苏联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870年苏联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