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江区革命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武江区革命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韶关是我的家乡。下面,我就作为一名韶关人,为你详细介绍一下韶关的面貌和情况。
韶关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韶关是广东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马坝人的故乡”。她历史悠久,文化古老,源远流长,早在10万年以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相传舜帝南巡奏“韶乐”,于城北的石峰郡中,该处的36石后来称为韶石山,现在韶关市境内地区,战国时为楚国南疆,秦时为南海郡地,后来在此地设曲江县、始兴郡,曾改为广兴郡,南朝梁、陈、两代在此设衡州和东衡州,取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改东衡州为韶州,明清为韶州府,曾在曲江城北开设税关,将原来设在南雄的太平关移至曲江县,以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增设旱关,因为来来往往的商贾必须经过韶州,人们称之为“过关”,“韶关”的名字由此而来,并沿用至今,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1949年10月25日成立韶关市,1***5年11月韶关市升为地级市,辖曲江县,1983年地市合并称韶关市。
韶关市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广东省北部“接五岭之口,当百越之冲”,战略地位历来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韶关市北界湖南,东北与江西接壤,东邻河源,西傍清远,南连广州和惠州,韶关境内山峦起伏,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地势为全省最高,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雨量充沛,四季宜人。
韶关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5万人,市区面积2856平方公里,人口约90万人。韶关现辖三区(浈江区、曲江区、武江区),两个县级市(乐昌市、南雄市),五县(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其中,广东第一高峰就在乳源石坑崆,海拔1902米,韶关市是客家地区,客家人是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中国历史的缔造者,韶关各地习俗有浓郁的岭南客家汉族色彩,少数民族以瑶族,畲族为主,还有满、回、京、苗、黎、白、侗、土家族等共31个民族,瑶族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仁化县、始兴县、畲族主要分布在南雄市和始兴县,瑶、畲两族也各具民族风情特色,两族在姓名称呼,起居饮食,衣冠服饰,喜庆禁忌,社会风尚等各方面都有独特色彩。韶关语言主要有两种,即粤语方言和客家方言,少数民族内部交流都保留本民族语言。
感觉很多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我在韶关度过了大部分的童年时光。我说说韶关给我留下的印象吧。
第一,韶关有过自己的辉煌历史。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初,韶关市是可以媲美广州的存在。那个时候很多外地人涌入韶关工作,尤其在***经济时代,韶关的重工业基础和交通战略地位使得她成为了广东的一线大城市。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的清远还只是韶关的一个县,还没有独立成为一个地级市。韶关所管辖的人口和面积几乎占了广东省的四分之一。
第二,韶关的没落有着自身的原因。从上个世纪90年中期开始,韶关慢慢成为了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当然,这有着珠三角乘着改革开放东风的原因。但是,我感觉更多的是因为韶关自身的原因。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韶关还是一个广东省内的二线城市,但是韶关还是死抓原来的重工业和煤炭等***产业,没有更多地发展自身的轻工业和服务业,其实那时韶关还是有着不少的流动人口的,如果可以发展起来的话是很不错的。可惜,错过了转型机遇导致了韶关现在成为了四线城市。
第三,韶关现在是一个养老安居型小城市。现在的韶关只需要做好自己作为粤北生态屏障的功能就行了,韶关的那一点GDP对于广东省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韶关的山好、水好,人也相对纯朴,适合那些年轻时在珠三角打拼赚钱、年老时到韶关安居养身的人们,毕竟作为粤北的“大氧吧”,韶关还是适合养身、度***、旅游的。
上面就是韶关留给我的印象,当然,我也希望韶关能够越来越好!毕竟,大家都是粤北山区的同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江区革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江区革命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