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魏的皇帝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魏的皇帝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谢邀。非常遗憾的告诉你,没有姓魏的皇帝。但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国君都姓魏!既然你对魏姓感兴趣,我就来说说魏姓的历史名人吧!
第一位就是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魏斯!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魏文侯其在位期间兴修水利,鼓励耕种,进行一系列改革,使魏国强大,并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第二位是魏冉,战国时期的楚国人,看过大秦帝国的都知道,他是芈月的弟弟,曾在秦国任将军,后官至丞相,并封于穰地(今省邓县),号穰侯。
第三位是三国时的蜀国大将魏延,是一位十分勇猛的大将,而且善养士卒,但因其性格高傲,性情极恶等一系列原因最后被杨仪等人***。
第四位就是唐代名臣,博学多才敢于犯颜直谏的政治家魏征,他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深的唐太宗的器重!也算魏姓的名人。
第五位虽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宦官,但也是不得不说的一个名人。就是明代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他曾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皇帝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控制东厂,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没能篡位成为皇帝,哈哈,开个玩笑。
第六位是为艺术家,他就是魏良辅,是明代的戏曲家,也是昆腔的创立者,其所著《曲律》一书对其以后戏曲音乐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是魏姓的一个文艺青年!
历史上一定还有很多魏姓的名人和能人,我就介绍这么多吧,其他人可以再进行补充。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满意请点下赞,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只有姓魏的国王而没有姓魏的皇帝。战国时期的魏国国名为魏,国王也姓魏。是因为在春秋时期魏是晋国最有实力的六位士大夫之一,其中赵魏韩三家联合起来灭了其它三家,最后赵魏韩三家分了晋国的土地,这三家士大夫自立为王,他们将自己的姓作为国名,这就是赵魏韩三国。
皇帝是秦始皇嬴政创立的,自秦始皇开始到清朝退位中国一共有400多位皇帝。在秦始皇之前只能称王或公或侯,而不能称皇帝。因此,是没有姓魏的皇帝的。
魏国(公元220年-266年),始于魏文帝曹丕,灭亡于魏元帝曹奂,一共存在了46年。
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武帝,魏朝,计曹操共6帝。也就是说魏国是六世而亡。
1、魏武帝曹操(公元155—220年)即魏武帝,字孟德。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2、 曹丕(187~226)即魏文帝。沛国谯公元220年废汉献帝而自立为帝。改国号魏,史称曹魏,改元黄初,将都城由许昌(原许县)迁至洛阳,为魏国的开国君王,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
3、 魏明帝(204—239)名曹叡,字元仲,魏文帝曹丕长子,于文帝死后黄初七年(226年)五月丁巳日即位,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死后谥号为明帝。
4、 曹芳(232-274)字兰卿。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三任皇帝,公元239-254年在位。为魏明帝曹叡之养子。公元254年,曹芳被司马师废去帝号,贬为齐王,另立曹髦为帝。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晋国立国后封为邵陵县公,死后谥“厉公”。
5、 曹髦(241-260)即魏高贵乡公,汉族,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字彦士。魏文帝孙。
6、魏元帝即曹奂(246-302),本名璜,字景明,曹操之孙,曹宇之子。三国时曹魏最后一代皇帝,公元260年至265年在位。他从260年继位到265年禅位于司马炎共在位6年,此后被废为陈留王,谥号为元帝。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
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晋朝历史***
司马炎篡魏
自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始,司马氏掌握魏的大权,至司马炎手篡魏的机会成熟,司马炎篡魏,吞并吴、蜀而有天下,国号晋,是为晋武帝,传至愍帝,为前赵所灭,史称西晋。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
西陵之战
西陵之战,讲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遭到吴军沉重打击。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
秃发树机能扰凉州(鲜卑)
秃发鲜卑族首领。“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的四世孙,他在祖父寿阗死后接替大首领位置。率部反抗西晋王朝,先后大破晋的封疆大吏胡烈、苏愉、牵弘、杨欣,攻陷凉州,威震天下,晋武帝惊呼:“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咸宁三年十二月,秃发树机能为晋将马隆所败,旋即为叛徒所杀。
晋灭吴之战
司马炎。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1]
公元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革新政治,振兴经济, 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三国时期魏国被司马炎灭了。
曹魏在曹丕篡汉自立,改国号为魏后,由于几任皇帝寿命都不长,而权臣司马懿寿命又够长,最后魏国大权完全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传到司马炎后,直接废掉魏国小皇帝自立为帝。当然走的是禅让的路数。
三国时期,魏国其实不能算被灭,而是被取代了,从司马昭开始架空曹魏的帝王开始。曹魏的帝王就逐渐开始失去了实权,虽然曹操的孙子一度想要夺回权力。来诸灭司马家战士被司马昭获悉,所以失败了,并且在最后,司马炎逼迫魏帝退位,改国号为晋。:并且在消灭了东吴以后,彻底建立了一个混乱的统一***,西晋:所以某种意义上,灭掉魏国的是司马炎
三国时期魏国有5个皇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常道乡公(曹奂)。
1、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
2、魏明帝
魏明帝曹叡(204-239年1月22日) ,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3、 魏齐王
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终年四十三岁,谥号为厉公。
4、高贵乡公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封为高贵乡公。
5、常道乡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魏的皇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魏的皇帝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