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解释历史***的意思,解释历史***的意思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解释历史事件的意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解释历史事件的意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有何依据?
  2. 你对历史的看法是什么?
  3. 历史上真有六十还甲子吗?有物证吗?

国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有何依据?

有很多种说法。

最早的起点当属传说时代,传说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解释历史事件的意思,解释历史事件的意思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次是三皇五帝时期为起点,最早的皇是燧人氏 约公元前10000年前 ,人文始祖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

其次的起点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时期,应当是公元前26***-公元前2599年左右。

若认为朝代的起点是历史起点,那么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便是起点,约前21世纪左右。

解释历史事件的意思,解释历史事件的意思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若认为历史必须要有文字记载的起点,那么,殷商便是起点,公元前1600年。目前有出土实物文字记载的,是从殷商的王亥,即史记中的振。因为在甲骨中可以看到王亥的名字,所以是确证有的。再往前就没有明确的出土文字证实了。


中国历史主要分为古代史(公元前28世纪~公元1840年)、近代史(公元1840年~1949年)和现代史(1949年至今),古代史又分为传说时代(三皇五帝~商朝早期)和信史时代(商朝中期至今)。中国有五千年明史,上迄三皇五帝,一直到今天。

怎么说呢,很多人对于中国考古的认知还停留在很多年之前。

解释历史事件的意思,解释历史事件的意思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随着良渚文明发现和研究,目前国际考古学界很多人对于中国的历史上溯也一般认同到五千年,并非很多答主所说的国际考古学界不认可。

所以很明确的告诉题主,是五千年的,而且良渚文明最早可以追溯5300年前。

其实关于中国是否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不仅是国际考古学界存在质疑,就是国内也有很多人质疑。

这并不是什么崇洋***,而是科学理智的研究和探讨。

我们都知道中国王朝最早有夏商周,如今周和商都已经被考证出来,但是夏至今未见明确的命名。

这不代表夏不存在,而是不能说明商之前的那个王朝到底是不是叫夏,不见明确的文字记载就不能妄下推断。

因为夏朝的存在,是周人为了表明自己代替殷商合法性而提出来的,这也就代表着也许周人是存在伪造历史的。

所以,夏不知道有没有存在于五千年前,但是良渚确确实实存在,这就是非常有力的证据。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是指从黄帝王朝的姬轩辕(公元前2717-前2599年)时期算起到现在。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扩展资料: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马克思曾说过:“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反映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不断推进文明进步的历程。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继续和发展,如果割断历史,就不能全面地、正确地理解现实和展望未来。”

历史是我们的过去,我们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才发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血液里流淌着传统文明的精华,凝结着华夏儿女改造世界的不朽功业,更蕴涵着博大恢弘的民族精神。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远离历史文明、头脑中失去这方面知识的人是贫穷的。”


民族的“历史”:是从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该国已开始有了人类时开始算的。因为所谓“历史”就是人类的活动史,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人类的历史。这里所谓的证据是指考古发掘到的人类遗址遗迹尤其是遗骨。是实物证据,不能仅凭神话传说,例如仅仅根据圣经《创世记》上记载的上帝先创造男人亚当,又从亚当身上取根肋骨创造女人夏娃,就把这当作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应该根据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发现的“东非人”的遗址、遗骨以及用科学方法测定的年代(约距今300多万年前)而判断已知的世界历史应开始于300多万年前。我国历史何时开始,也不能从“***开天”算起,而应该从已知的而且已被学术界公认的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算起。

(2)“文明史”:狭义的“历史”是指“文明史”,过去以及现在一般人所说的“历史”便指的是“文明史”。例如,我们说埃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都是指“文明史”。所谓“文明史”,比较一致的定义是指开始建立国家后的历史,因为有了国家,人们才能产生出真正的科学文化包括文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文明史”应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算起,虽然人们往往按照旧的习惯把传说中5000年前黄帝时代作为我国“文明”但开始。

(3)“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我国是指从商朝开始的历史。因为尽管我***系氏族时代的半坡遗址已发现疑似文字的符号,但毕竟只是疑似且未解读。而商朝却有大量的甲骨文为证。当然,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的基本构成法如像形、指事、会意、***借、形声等当时都已经有了,所以,我国如果今后能发现更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还会提前。

(4)“有确切纪年的历史”:是指绝对年代能准确到哪一年开始的历史。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你对历史的看法是什么?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不说别的就说近代,能看到真相吗?看不到,谁拳头硬谁说了算。光慈禧有私生子都有好几个版本,这么近的事都整理不出个真相,更别提几百几千年的历史真相了。

根据正史记载的历史,大概有一半是真的一半***的,我更推崇于野史或民间流传的东西。以前的人最实在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口头相传的历史更真实可靠,但是有点缥缈。因为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由于口音方言理解能力能方面的差异,有很多都变异了。

像张献忠宝藏,李自成宝藏都是民间流传的都是真的,官方历史上都不记。武则天的私生子,驴头太子也是野史流传的。我们学习历史,但也要探索更接近真相的真相。要是真真的真相恐怕是很少人知晓,连古人自己都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真相

历史:是对从前发生过的事,和制造这些事的人的一种[_a***_]总结。

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将前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后人少犯错误,或者是避免犯大的错误。

一切历史***,乃至于制造了这些历史***的人,无论是产生了积极意义,还是产生了消极意义,都可以成为后人借以“镜鉴”的模板。

后人可以依据其有益经验,或者是惨痛教训,来得到启发。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历史更是文明之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犹如一株参天大树,只有从根中从能够汲取到足够的养分,从而保障其发展的活力。

历史也是联接古今的纽带与桥梁:只有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够指引给我们以未来的发展方向!历史更可以告诉我们: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历史从广义上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其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情况下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为史学研究的对象;一般来说,是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阐释,简称历史。

历史观,也被称为“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关系是历史观的根本问题所在。有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英雄豪杰的意识或者某种超自然的神密力量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唯物主义历史观则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出发点,认为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所固有的客现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而明是与非。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去客观地认识历史,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


感谢邀请,胡渣大叔来给你解答

历史是非常有趣的,神秘而又变换莫测,无数人想去揭开它的面纱,但到头来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全是来自古老文字的记载和古代文物的研究,至于历史究竟怎么样,我想也许只有经历者才真正了解。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色,看似不同,但实则都遵循这某个特定的规矩。

放眼过去,再着眼当下,也许你正经历着和古人一样的事情。

所以,历史是过去的事情,但却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重演。

历史很有趣,喜欢历史可以点赞加关注哦,我是胡渣大叔,等你哦!


对于历史的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吧。包括各国专家学着都没有统一的定论。希罗多德曾说,任何一部历史都是一部当代史。当然更有很多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成王败寇。当然,这些理解有一定的道理,我个人觉得,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但是透过历史的兴衰,社会***的更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读史使人明智,透过历史,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心境,格局,个人修养都有很好的提高作用。

历史上真有六十还甲子吗?有物证吗?

六十甲子不是物,不存在什么“物证”。

据《五行大义》,干支是大挠创制的,“***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十天干,甲乙,,癸。十二地支,子丑,,亥。依顺序,天干与地支相配,奇数与奇数、偶数与偶数,共六十个数。六十个数简称六十甲子,作为计量单位,用于配历法的年月日时,称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法,现在的农历即是。农历寅月为正月。农历又称夏历,人们误以为夏朝就用干支纪年了。其实,所谓的夏历、殷历、周历、是春秋战国时各国使用的历法,区别是,一年之始的“正月”不同而已。干支纪年萌于西汉,始于王莽,行于东汉,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下令颁布实行干支纪年。

西汉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为太岁纪年,太岁纪年,岁星木星,十二年(11.862)绕天一周。干支只是表示十二时辰,《史记历书》: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焉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日冬至。

《太初历》,太初元年:焉逢摄提格。太初二年:端蒙单阏。太初三年:游兆执徐。,,。六十循环,六十一年年名与元年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解释历史***的意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解释历史***的意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