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秋开始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春秋开始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春秋时期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
属于东周的前半期,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
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春秋时的东周王权旁落,虚有其名,实权全在势力强大的诸侯手上,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200多年。
随着七雄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我国历史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春秋,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史称“春秋时期”,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1]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2]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一说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二周于公元前256被秦国所灭,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纪年。周朝在秦朝建立之前就灭亡了。
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04年)的旷日之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韩、赵、魏跻身强国之列,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国分别是:燕、赵、魏、韩、楚、秦、齐。除最为强大七雄外,周王朝境内还存在着一些小国,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它们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为七雄所灭。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谢邀,《春秋》是按鲁国的年号为顺序记录历史***的书籍,体例上属于编年体。与司马迁的《史记》的传纪体不同。编年体以时间为纲,传纪体以人物为纲。后世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春秋》是孔子编修的史书,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很有个性的,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这个人很轴。形成了自已的世界观后,先是云游天下,宣扬自已的主张,没有人听,就把自已的主张,贯彻到自己编修的史书中,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就是根据自已的主张,对历史***进行点评,好的点赞,坏的吐槽,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孔子毕竟是大家,不象我等粉丝或喷子来得这般直接,而是通过对历史***的选择定性来体现,好的铺陈,坏的删削。这种办法称为"笔则笔,削则削″。山东话″削你″。恐怕是孔子这里学来的。这套办法,懂历史的可能心领神会,不懂历史的可能摸不着头脑,因此,儒家的门徒将这种套路称为″微言大义^。需要专门注解才能彰显出来。所以《春秋》传世,分别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从不同侧面来彰显《春秋》中隐含的大义。″春秋笔法″对后世史书的编纂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史书的担当主要有两点,一是知兴废。就是通过历史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为后来的决策者提供案例。二是明善恶。就是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褒善惩恶,让当事者懂进退,知荣辱。因为人是有生命限度的,很容易象路易十五那样犯浑″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中国是个宗法思想很深的国度,个人名声会波及后代,所以对史书的记载看得很重,因此,史官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职业。而″春秋笔法″提供了一种秉笔直书又规避风险的可能,所以为后代史官所依重。当然,也为后代史学研究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秋开始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秋开始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2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