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关于莫高窟的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有关于莫高窟的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萧煌奇:你们都是我的眼睛
萧煌奇带着先天性的白内障出生,四岁的时候他接受了眼部手术,开始可以看见朦胧的大千世界。高一时,他再次失去了全部的视力。他害怕,无助,焦躁,老师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并开导他说,只要学会怎样生活,找到属于看不见的信心跟力量,眼睛就会无处不在。
他用一年的时间来让自己沉淀,学习盲人该学习的一切,他开始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管他处在什么样的情绪里,始终陪着他的是吉他和那些饱含情绪的音乐。老师和同学,鼓励他参加歌唱比赛,就在这一年,他获得第八届残障人金鼎奖歌唱比赛第一名,他忽然明白自己抓住了老师所说的,那无处不在的眼睛。
2002年,他把心里所有的心思都写在一首名为《你是我的眼》的歌曲里,该曲荣登金曲榜,一跃成为***排行榜的冠军,没有大的宣传,刚出道的萧煌奇入围了金曲奖“最佳男演唱人”与“最佳作词奖”,音乐成了他的眼睛。2010年,他为黄小琥创作的《没那么简单》在***里感动了许多人,也唱哭了许多人。
萧煌奇从不介意别人叫他盲人创作歌手,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可是心里很坚强很清晰,他是用耳用心去感受别人的感情。他获得了成功,找到自信,有了强大的力量,把自己的音乐带到世界上每个角落,让更多人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萧煌奇。
湖南耒阳考生钟芳蓉在2020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成绩,她决定选择北大考古专业,在网上引起了热评。在部分网友看来,考古是个冷门专业,毕业后还可能找不到工作。而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她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钟芳蓉还收到了她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赠予的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在同时寄来的信件中,樊锦诗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激动的钟芳蓉连夜回信。她在信中写道:“樊先生选择了敦煌、选择了坚守,成为‘敦煌的女儿’,也找到了心灵的安顿。我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北大,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钟芳蓉是一名留守孩子。还不到一岁时,父亲和母亲就外出打工了,她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孩子自律,不用***心,在家里特别听话。”高考成绩揭晓后,平日里在工作的父母赶回家里为女儿庆祝。父亲钟元位说,“觉得有点儿愧对她。陪她的时间很少,家长会我一次都没参加过,只有过年回家的时候可以陪她,很愧疚”。
“悟性高、沉稳、学习有规划。”这是班主任老师对钟芳蓉的印象,“钟芳蓉学习成绩优秀,性格沉稳,能够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完成各科作业。学习有规划,能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高考成绩出来当晚,钟芳蓉就读的高中学校校长带着50多名老师乘坐9台车,抱着烟花爆竹走了30多里乡间道路,到村里向钟芳蓉一家及乡亲们报喜,村民们也放起鞭炮庆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也相继上门进行报考志愿咨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588条回答。
恐怕就是杨三姐了。
杨三姐生于清末的河北滦县甸子村,本来没有名字,小名三娥,人家也叫她三妞,三姐。
杨三姐家里是中农人家,家境一般,共有兄妹4人。
大哥跟随父亲在外打工,其余是3个女儿。
杨家虽不怎么富裕,在当地也是正派人家,祖辈还是乡绅,也多少有点地位。
出事时候的1918年,杨家大姐二姐都已经出家,杨三姐16岁也要嫁人。
然而,此时突然二姐暴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关于莫高窟的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关于莫高窟的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