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要历史事件讲解教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重要历史事件讲解教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过来人“,历史课是小菜一碟。对于闻所未闻的学生而言,历史课如同一团乱麻。难就难在历史***复杂、有些时间近乎重叠,易混乱。对这个问题,我也认为除了背还是背,但要清醒地将这团乱麻由远而近的梳成辫子,把容易混淆的内容踢出来重点巩固。作为文科生,历史课还是瞒好“玩”的。
我们针对问题来谈措施。
1.基础知识不牢固。
比如:辛亥革命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影响、唐太宗年号及相应的治国措施等。
措施:跟着老师的复习步骤,把握课本线索,用好复习资料和题纲,夯实基础。
同时,认真分析每次试题,重点看做错的题,高频考题,查漏补缺。
2.不审题或是审题不仔细。
文字稍多的,长篇大论的,特别是文言文,很多考生直接放弃不看,根本不作答。
其实很多题目,看关键字就可以作答,或在材料里就可以找到答案,甚至可以直接照搬材料写成问题的答案。
也有的同学,审题时看到一半就开始作答,没有看到题目的最后要求,造成丢分。
措施:细心、耐心地看完的题目要求,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边看材料,边做记号,圈出重点字词。
“公元前”是公元纪年法中的概念。公元纪年法发端于西方社会,是现在国际通用的纪年法,比如用2020年来表示今年的年份,这种纪年方式就是公元纪年法。
而2020年的全称则为公元后2020年,不过人们一般省去年份前面的公元后三字。这里的“公元”和耶稣有关系,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称为公元(Anno Domini,拉丁文“主的年份”之意,简称为A.D)元年,之后的年份用公元多少年表示,时间离现实越近数字越大。与之相对应,耶稣出生前的时间则用公元前(Before Christ,“***之前”之意,简称为B.C)多少年来表示,时间离现实越近数字越小。比如公元前200年就在公元前300年之后。
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纪年方式。
年号纪年法就是用皇帝在位的年号来表示年份。比如汉朝建安元年(196年),其中的“建安”是东汉汉献帝所使用的年号。我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汉武帝,年号为建元(公元前140年),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朝的宣统,使用了三年,于1911年废除(张勋复辟时期不算在内)。
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十个天干符号和十二个地支符号来纪年,60年为一个循环。比如今年2020年,用干支纪年法表示就是乙亥年。传说干支纪年法源于黄帝时期,但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干支纪年法的前身是岁星纪年法,大概在东周至西汉时期流行。
那么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是怎样算出来的?
五千年历史是个约数,从现在往前推的话,大概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史书记载黄帝继位时“上元混沌甲子之岁、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七曜齐元”后经过我国星象学家、道教学者推算,大概是公元前26***年。所以前后相加,我国大约有五千年文明史。
不过我国史籍上开始有明确纪年的是“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从这一年开始,我国之后的历史***都以编年的方式记载于史书上,能够完整的对应起来。如果这么说的话,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历史一共为2861年。
纪元问题
曾经有科学家提出这样的一个学说:人类是唯一一个有时间观念的生物。人类为了计算时间,根据对四季的观察,确定了一年的大致周期。随着有了历史概念后,纪元也随之产生——既,根据什么作为纪年标准的第一年?
在历史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纪元”。中国古代的纪元一般按照天子或者国君在位的第一年计算,有时候,如果天子觉得有值得纪念的事情,会宣布更改年号,重新确立纪元——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改元。
典型的例子: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帝继位,于是康熙去世的第二年,就是雍正纪元的元年。
中国的这个纪元特点,影响了古代整个远东:甚至清朝灭亡后,外蒙活佛宣布自己是“大国”的皇帝,还学中原的样子,设立了“共戴”这个年号。
在全世界其他民族,纪元依据也各不相同,不过总的来说,分为两种:
一种是根据宗教元素。比如当下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是将耶稣***出生当年为纪元元年(按:根据历史学者以及***教学者考证,耶稣***事实上出生于公元前),而发生在纪元元年这年的前一年,被叫做“公元前元年”,而后以此类推。公元元年的中国,是汉平帝在位期间。类似公元纪年的,还有回历。这种历法的元年,在公元的622年(这一年中国处于李渊统治期间)。
另一种是根据历史大事来确定纪元。比如辛亥革命后,革命军一度使用“黄帝纪元”,既根据传说中黄帝成为华夏共主那一年算起;抗战期间,伪蒙***还将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设立为纪元元年。
中国是一个号称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度。实际上,这五千年只是一个大致的算法,并且,这算法中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1部分, 确凿部分。这部分从公元前18世纪算起。以商朝确立对华夏统治作为标志***件算起。确凿部分占3800年时间。
第2部分, 争议部分。这部分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到公元前18世纪为止,前后将近五百年。这一时期,是传说中的夏朝。近年来,夏朝到底是一个国家还是部落联盟——国家的过渡,学术界争议不断,并且始终没有定论。
喜欢历史的读者,总会在历史书中看到“公元前”、“公元后”的说法。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历史书中所谓的“公元前”究竟是什么意思?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究竟又是怎样计算的?由于不清楚这个问题的人非常多,这次将为大家科普这两个历史中常用名词的真正含义。
耶稣***油画
“公元”并非中国的说法,而是一种舶来品,它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现在为国际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6世纪,以耶稣***为信仰的教会势力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有一个僧侣提出将耶稣诞生的那一天定为“公元元年”。
从那个时候起,耶稣诞生之日前的日期,就被称之为“公元前”,***用倒数纪年方法;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之为“公元”,***用顺数纪年方法。但,是在欧洲殖民者侵略世界以前,公元纪年的标准只在欧洲大陆普及,由西方殖民者发动的侵略殖民战争打响以后,随着西方的势力遍布全球,这种纪年标准才成为了国际通行的用法。
兽甲骨
公元的起始点,在我国就是西汉的王莽完全掌控西汉最高权力的那一年,也就是汉哀帝死后的第二年,此之前的年代,我们现在称之为公元前。
“公元”曾经被称为“西元”,是清朝末期的时候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纪年方法,民国时***用过,新中国成立后也正式***用这种方法。西方的公元元年是西方***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但是,我国清朝以前的古代都是***用帝王纪年的方式。比如汉朝以前的周朝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想记录某年代的历史就***用周文王某某年、周武王某某年、秦昭襄王某某年。到了汉朝,汉武帝十九年时,则为自己取了年号“建元”,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年号,此后沿用至清朝。
而汉朝至元朝,一个皇帝常常有很多个年号。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而武则天有18个年号。可是,年号多了对于人们用起来也是麻烦。到了明朝,[_a***_]觉得年号太多了,对民间很是困扰,于是下令推行一个皇帝只能使用一个年号,不得随意更改。从此之后,明清两代的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只有明英宗有“正统”和“天顺”两个年号),因此人们也经常使用年号来称呼明清的皇帝,比如万历皇帝,洪武皇帝,崇祯皇帝,乾隆皇帝。
另外,我们常常所说的中国5000年的历史,是从炎黄时代的黄帝时期算起。传说皇帝生活在距今5000多年的黄河流域,那时候的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结为炎黄联盟。后来,炎黄集团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发生争夺大战。炎黄联盟集团打败蚩尤后,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我国的历史开始有了文字记载。
黄帝以后是尧舜禹,到夏朝建立,这段时期之前属于原始社会。从夏朝以后的商、周(西周和东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则属于奴隶社会。从秦始皇统一全国,接着就是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辽、宋、西夏,元、明、清、中华民国,这之前就是封建社会(清朝以前则被称为中国古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社会)。
这也是历史的基本常识。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要历史***讲解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要历史***讲解教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