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力对峙历史事件视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武力对峙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这种可能。过去总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及所谓的丛林法则只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界,实际上这种现象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现在世界***的主要根源是美国。美国为了长期坐稳全球霸主地位,极力通过北约整垮俄罗斯等国,进而操控全世界。北约就是纯粹的军事机器,其它国家为了自身安全和***霸权,必然会***取相应措施防范或对抗北约,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武力对峙。
武力对峙并非好事。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事物的发展并不会按人的主现意愿发展。美国的野心太大,它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对其霸权有威胁的国家,特别是象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必会整垮和肢解才能罢手。现在摆在不少国家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自废武功,投降美国,要么奋起抗争,保护自己。显然,除了小国,大国是不会轻易屈服,甘拜下风的——这就是武力对峙时代的开始,只要美国的野心一天不死,这种武力对峙的局面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最硬碰硬的战争非上甘岭莫属!几十万大军集结在只能部署两个连的地方打仗,完全就是拿炮弹耕田犁地,又拿人肉把炮弹顶回去。
实际上不管哪朝哪代打仗,都很难做到真正的硬碰硬死扛。比如我们常说的化整为零战术,这实际上就是因为敌方兵力少,只能堵住大方面部队,小股部队却可以从这些部队的缝隙里穿插而过。所以,如何声东击西,如何诱敌如何捕敌都是有斗智斗勇的技巧在里头。唯独只有上甘岭,整个阵地面积就3.7平方公里,半径只有一公里,一挺重机枪就可以射对穿的地方,在这种地方想投机取巧也办不到,只能硬碰硬了。
上甘岭战役时双方竟然总共投入了10多万人,双方大炮400余门,坦克200多辆,飞机200多架,倾泻炮弹190余万发,***5000余枚,单位面积的炮兵火力密度冠绝历史。整个上甘岭地区的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连冷兵器时代都没有这么密集的战阵拼杀。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总共持续了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双方阵亡总人数超过4万人,几乎占到参战总人数的50%,受伤更是不计其数,败是惨败,胜是惨胜。
世界上最硬碰硬的一场战役当属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交锋的双方是我军与美军,实际前线指挥员我方是王近山、秦基伟、李德胜等将军,美军是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
美军在二战之后就是世界第一强国,拥有海陆空一体作战能力,有强大的火力和功业能力,并且当时参加朝鲜战争的部队基本都是参加过二战的老兵,有非常强的军事能力和战斗经验,可以说当时美军综合能力就是世界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我军参加朝鲜战争是在国内刚刚完成***后几个月,虽然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武器装备落后,但是在陆军方面,我军战术高超,配合密切,加上有毛主席思想的带领,我军陆军的战斗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
这样两支军队在战场上相遇,绝对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而朝鲜就是这个战场,朝鲜战场中打的最血腥、最暴力、最激烈的战斗当属于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的发起源于美军的“摊牌行动“,美军当时企图将我军向北逼退,以达到改变三八线对峙局势的局面,所以围绕武圣山的争夺就此展开,上甘岭是武圣山上的一个高峰,占据上甘岭对于控制武圣山非常重要,上甘岭战役由此爆发。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
我军主要依靠坑道进行阻击,在坑道中与美军进行生死搏斗,战斗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我军在坑道里面的士兵根本得不到给养,甚至连一个苹果都很难运送到山上去。但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军依旧坚守在坑道中,使美军不能完全占据上甘岭。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最终我军还是坚守住了上甘岭,而美军也彻底打消了反攻我军的企图,从此之后,乖乖的到谈判桌面前谈判。
上甘岭战役我军的主要指挥官:
第三兵团司令员王近山,二野猛将,有名的疯子战将,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力对峙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力对峙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