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山东历城人物传记,山东历史人物传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城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山东历城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有没有秦英这个人?
  2. 你的故乡历史上出过进士或举人吗?他们有何成就?
  3. 如何评价孙皓晖所著《大秦帝国》,可信吗?

历史上有没有秦英这个人?

历史上有秦英这个人,《新唐书》中秦琼传记没有记载他的家人情况。旧小说、戏曲中说秦琼的祖父叫秦旭,父亲叫秦彝,都是北齐将领。秦叔宝的儿子叫秦怀玉,娶了唐太宗女儿晋阳公主。孙子叫秦英。

1995年山东济南考古人员发现秦爱墓志铭,终于揭开秦叔宝家族之谜。秦琼曾祖父秦孝达、祖父秦方太、父亲秦爱字季养,三代人都做过北朝(特指魏、齐)时期的文官。秦爱“以大业十年十一月廿一日终于齐州历城县怀智里宅,春秋六十九”。

山东历城人物传记,山东历史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没有。秦英是《秦英征西》中的主角,所处时代为唐初,秦英乃秦琼之孙,是秦怀玉的儿子。

秦琼(?—638年),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你的故乡历史上出过进士或举人吗?他们有何成就?

我的故乡在江苏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因位置处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素以商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著称于世。

山东历城人物传记,山东历史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朝创始,到清朝末年,经历1300余年,共产生状元500多名,十多万名进士,和百万名举人。

自古以来江苏是各朝各代科举出状元最多的地方,比如在清朝,出自江苏的状元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以苏州为最多。

固然状元非常难考,以宋朝为例,每届约有40万考生,仅有一人独得头魁。那么进士相对来说容易那么一丢丢,但也是进入人才的“金字塔”了。

山东历城人物传记,山东历史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镇江也出过许多科举人才,比如唐朝包何(约756年前后在世),他是天宝七年登进士,明朝李一阳(1552~1624),他是万历丁丑年进士,到了清朝,考进士比前朝容易了很多,在镇江出现了一些科举家族,就是祖祖孙孙皆以考科举出身,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京江丁氏何氏京口草巷茅氏京口张氏等。

清朝镇江靠科举出身比较有名的:

张逸少(1671~1748) 他是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进士

李承霖(1803~1885) 他是道光二十年殿试状元

陆润庠 (1841~1915) 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

…………

大赣州历史上的进士举人太多了,这里说说赣州历史上的四个状元(才四个,有点少)。

1. 郑獬,北宋状元,赣州宁都人。担任过陈州通判,集贤院度支判官,开封府知府,著有《郧溪集》等。

2. 谢元龙,南宋状元,赣州宁都人。担任过修职郎、隆兴府 教授、湖北运干权留守司公事兼翰林学士。

3. 池梦鲤,南宋状元,赣州城内南市街人。担任过浙西、江东制置使,平江知府。

4. 戴衢亨,清朝状元,赣州大余人。担任过侍读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著有《震无咎斋诗稿》。赣南美食荷包胙就是戴状元首创制作的。


我的家乡位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陈仓即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在我们这里的渭滨区高家镇谭家村,清嘉庆年间出了一位举人何毓藻。何毓藻乃宝鸡历史文化名人民国《宝鸡县志》《渭滨区志》载:何毓藻(1791—1852),字荷舫,号芸樵,世居今渭滨区高家镇谭家村。自幼聪明,博学多才。六岁就读,十岁读毕十三经。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举人,一生清廉,历任新宁、西昌、鼓山等知县,颇有政声。

道光二十九年(1849),赴黔查办盐务,适值盐民造**,当局派他处理。经多方请教协商,将运、卖捐税合并,盐民满意。当地畲族乡民为一山场争讼多年,经17任县官审理无法结案,案卷积压尺余。经细阅案卷,深入察访,最后公断,乡民欣然。又一民妇自谓观音附身,欺骗乡民,扰乱春耕,他得知后,派人将民妇捕押,并在脸上涂出记号,烧掉神堂,乡民称快。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是我出生地福州最出名的名人了,他也是科举出生的。

林则徐

他乡试考中了第29名举人,中举后的林则徐则成家迎娶了进士门第出身的郑家千金。他婚后参加了几次会试,但是一直都屡试不第。一直到了嘉庆十六年,他卧薪尝胆在京师大考中一举中第,高居殿试二甲第四名。

虎门销烟

他后来的故事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了吧,他后来被道光皇帝派去广东禁烟,查抄了洋人的***,组织了规模盛大的虎门销烟。以致于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因此被道光皇帝所革职贬黜到了新疆伊犁。他后来让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成为了古老中国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后来他被清廷重新启用给予了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后来太平天国起义,这时的皇帝已从道光换成了咸丰。林则徐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家乡侯官起程,但在半路上就不幸病逝了。

我们村,邹平青阳耿家村,明朝初,进士,我记得小时候,村北老耿家坟地里,他的碑最大最好!上书:玉宾府耿銮!!听老一辈说,玉宾府就是明朝济南德王,朱元璋他哥哥的女婿!!!

如何评价孙皓晖所著《大秦帝国》,可信吗?

谢邀!

孙皓晖的《大秦帝国》重现了那段辉煌的历史,肯定了战国春秋的秦帝国具有划时代的文明意义和文明价值,是中华千年”文明的正源”。

作者敢为天下人先,强调"原生文明”,”强势生存”及秦文明对2000多年中国文明进程、文明精神的重要影响,处处展现与前人不同的鲜明的立场观点,使***基本尊重了历史,还原了秦帝国的历史的地位和伟大的历史作用。

战国时代的精神,是“多事之时,大争之势”,“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秦帝国时代是冲突与竞争为主流的时代,创新者存,保守者亡,因比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变法家,他们为国家统一民族富强,前赴后继,甘愿抛热血而写春秋,不断变革图新推进历史的发展,使秦帝国占居了世界历史文明的高峰,为2000年后的中华文明大厦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如果说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丛林中的”雄师”,那么此雄狮威风凛凛,雄霸世界,傲立东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文明的灵魂。大中华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最终还是大统一,这是秦帝国创立者为后2000年文明注入的家国灵魂。

作者以战国时代的万千气象理成一串串环环相扣的兴亡故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再现了大秦帝国的兴盛哀亡的历史进程。

《大秦帝国》是一部精神本位的大国兴亡录,让当代中国人读之为之振奋的战国版的《大国崛起》,第一次用“大争精神”,“阳谋”风格架构的历史***,***着眼于国家文明在使用阳谋而进入全面竞争的新思路新视角,而非宫庭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奸诈弄权等的庸俗鄙陋。读之使人受益非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东历城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东历城人物传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