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魏征人物传记600字,魏征人物传记600字左右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魏征人物传记600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魏征人物传记600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旧唐书魏征传属于自传还是?
  2. 魏征死后文言文阅读答案?
  3. 东林党到底是些什么人,究竟代表谁的利益?

旧唐书魏征传属于自传还是?

《旧唐书魏征传》不属于自传,是后人写的。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魏征人物传记600字,魏征人物传记600字左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

魏征死后文言文阅读答案?

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魏征是否已经去世无关,可以进行阅读。
2 魏征虽已去世,但他作为唐朝官员留下了大量文献,这些文献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可以供后人进行阅读。
3 文言文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
因此,有意阅读文言文作品的人可以选择阅读一些魏征或其他唐代官员留下的文献作品。

不确定。
因为魏征死后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因各种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因素而异。
然而,通过对他的传记、所处历史时期、他的贡献等方面的了解,我们可以理解更多他对文言文及其时代影响和贡献,从而更好地理解魏征留下的遗产。

魏征人物传记600字,魏征人物传记600字左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自《新唐书·魏征传》:郑公魏征卒。征寝疾,上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征薨,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坚以防已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翻译:人们用铜作为镜子,可以使衣帽整齐;用古史作为镜子,可以明白兴衰的道理;用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正确和错误。从前我保持这三面镜子,用来慎防自己犯过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丢掉了一面镜子啊 ====================================================================== 原文补充: 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

东林党到底是些什么人,究竟代表谁的利益?

最近十年,网络史学界最大的历史发明就是将东林党变成了所谓文官集团,而阉党成了星辰大海的代言人。这种观点影响之大就连常常以内亚视角解读中国历史的某法医出身的历史博士也未能免俗。

但是历史事实是所谓“东林党”根本不能等于文官集团画等号,而且历史上也从不存在着齐心一致对抗中央皇权的“文官集团”。

因为中国自秦以后不是察举制就是科举制,而科举制中坐师于门生的关系又和东汉察举制几乎“无以异也”。而这就导致了朝廷之中会存在着多个以师生同门关系和乡党亲缘为纽带的一个个小圈子,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实行代议制的大国也是普遍存在情况。因此如果说企图让政治生活中做到全国一盘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魏征人物传记600字,魏征人物传记600字左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今中外,政治家之间的党同伐异、恩牛怨李可以说是从来没停止过,而君王或最高权力掌握者利用这种相互倾轧来坐收渔人之利,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也是司空见惯,所以说将情况复杂的晚明败局一概归于“党争”,乃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结论。

其次,所谓“东林党”的概念很宽泛,事实上东林党如果作为一个派系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明神宗万历后期,短暂的光宗泰昌一朝和熹宗天启初年,至于崇祯一朝,其实自孙承宗于崇祯四年离开中枢之后,“东林党”对朝廷的影响力便几乎为零,根本无法与天启初年“众正盈朝”的大好形势相提并论。崇祯年间换内阁辅臣更换之频繁如走马灯一般,但“东林党”人却再也无缘于权力的游戏,几个比较大影响力的人物全部在南京陪都坐冷板凳,处于半下野状态。

最后,作为被阉党迫害而罗织捏造出的“东林党”,的确并非***都是正人君子,但是以“东林有小人”为缘由而为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鸣冤***的就是无知无畏了。保守主义者的右翼史观可能对“东林党”人有些理想化的描述,在史料选择上有些偏袒。但现在这种对“东林党”人怀有某种阴暗企图的极端妖魔化就是彻底的歪曲甚至是“发明”历史了。

而所谓文官“奴性”就更是胡说八道。自古以来殉国尽忠者从来都是读书人居多,而自唐宋以来很捐躯沙场的将领也都是文官出身。至于到了甲申国变之后,被现代一些人批判为“奴性”的文臣之中也有着以倪元璐为首的几十位大臣从容赴死。

明毅宗确实说过“然皆诸臣误朕”的话,但是这一句的前面却是这位末路英雄的忏悔:
“朕凉德藐躬,上千天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魏征人物传记600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魏征人物传记600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