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2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巴金人物传记2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家》是巴金所著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故事主要发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以觉慧为主线,描绘了一群青年在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重压下,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挣扎。
觉慧是高家公馆的第三代,他接受了新式教育,具有现代思想,对封建礼教深恶痛绝。然而,他的思想和行为与封建传统格格不入,经常受到家庭的排斥和打压。同时,他也深感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对家族的腐朽和没落感到惋惜和无奈。
在家族中,觉慧与他的哥哥觉新、觉民等人有着不同的命运。觉新虽然也接受了新式教育,但为了家族的利益,不得不屈服于封建传统,牺牲自己的幸福。觉民则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为了推翻封建制度,不惜离家出走,投身革命。
在故事中,巴金通过描写家族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揭示了封建制度的残酷和腐朽。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现代思想的追求。最终,在觉慧的觉醒和努力下,家族开始走向没落和崩溃。
《家》的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人的苦难和挣扎。同时,它也表达了巴金对封建制度的深刻批判和对现代思想的追求。
《家》是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中。***通过描写不同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不合理制度的必然灭亡。
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主要讲述了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高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封建大家族,当家掌权的是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有四个儿子,长子辞官后,终日卧病在床。其它三房为了己身的利益,明争暗斗。
身为长房长孙的觉新,在老太爷的作主下,被迫放弃和表妹梅芬的爱情,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用抓阄决定,娶了素不相识的瑞珏。在此同时,梅芬亦远嫁宜宾。父亲过世,按祖上规矩,传长不传幼,觉新遂一肩挑起承继家业的重担,不料却招来各房的嫉妒,一些有形无形的箭齐射向他。为了维护高家的形象和家族的团结,觉新总是忍气吞声,委屈求全。
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看在个性冲动的三弟觉慧眼里,很不以为然,生气大哥太过懦弱,觉新有口难言。匆匆两年,有了儿子海臣的觉新,和妻子瑞珏从毫无感情基础的夫妻到体认出为人父母的责任,彼此相互扶持,互敬互重。不料平静的日子却被梅芬的再度出现而打乱了。原来梅芬当年是去冲喜的,不久丈夫就因病过世。钱姨妈见女儿日子过不下去,遂和对方解除婚约,一家人又搬回成都。昔日风风光光地离开,如今却灰头土脸地回来,好面子的钱姨妈,不便再与高家有任何瓜葛,于是梅芬再度离开成都。
巴金的《家》通过展现高家的家族纷争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巴金的家故事梗概:
《家》是巴金所著的长篇***,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以一个封建大家庭为背景,通过描绘高家三兄弟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大哥觉新因顺从父母之命,娶了一个他不爱的妻子,陷入了痛苦的婚姻中。二哥觉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心爱的姑娘相恋并逃婚,最终赢得了自由。三弟觉慧则是一个热血青年,他积极投身于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最终离开了这个封建大家庭。
这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腐朽,同时也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高家三兄弟的描写,巴金成功地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金人物传记2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金人物传记200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