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袁氏当国期间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袁氏当国期间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洋历史写的好的作者是张华腾。
张华腾是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中国早期现代化、中华史、袁世凯与北洋史等。在《近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光明日报》、《南开学报》、《史学月刊》、《史林》、《史学集刊》、《历史档案》、《历史教学》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北洋集团睚起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等9部,主持与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社科联、省教育厅特等奖、一等奖10余项。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章伯锋 李宗一:《北洋军阀 》
陈志让:《军绅***: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
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
唐德刚:《袁氏当国》
杰罗姆:《袁世凯传》
欧内斯庭·朗德:《袁世凯任总统期间:早期共和国中国的自由与专制》
斯蒂芬·麦金农:《中华帝国晚期的权力与政治:袁世凯在北京与天津(1901-1908)》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有关章节
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
在北洋历史的研究中,王文华教授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他在《北洋***史》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北洋***的成因、制度、政治、外交等多个方面,对于该时期的历史形成了完整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体系。此外,王文华教授的研究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让普通读者也能够轻松了解这段历史。因此,王文华教授被认为是北洋历史中写得最好的学者之一。
对于近代革命党人,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谁?是有国父之称的孙中山,还是一心推动民主***,最终被暗杀的宋教仁?没错,这些人无论是名声、贡献还是成就,都颇为不小。
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在当时地位和功劳不但不弱于他们,甚至犹有过之的革命党领导人,却被有意无意的淡化,甚至到如今,许多人已经不知道这个名字,他就是黄兴。
黄兴
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之后,由于策划起义的领导人或死或伤或逃跑,当时,湖北军***群龙无首,革命党急需一个领导人统一指挥。
而此时,除了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同样在革命党人拥有崇高威望的黄兴则位于香港,因此,当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湖北军***和宋教仁等人,急催黄兴从香港回到内地主持大局。
武昌起义虽然取得了成功,但革命党人面临的局面却十分不容乐观,清廷为了剿灭革命,启用了中国最具实力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袁世凯则派遣了当时中国装备最先进、战斗力最强劲的北洋军,北洋军在北洋之狗冯国璋率领南下镇压革命。到达武汉的北洋军不负中国最强军队之名,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刘家庙、汉口大智门火车站等地。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1913年,***党首宋教仁遇刺身亡,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讨袁,黄兴表现反而并不积极。讨袁失败,黄兴流亡日本。1914年,孙中山将***改组为中华革命党,黄兴意见不合,拒绝加入,并出走美国,后参加护国战争,1916年因病去世。
黄兴是湖南长沙人,典型的“湖南骡子”,率真固执,路见不平一声吼。又舍得霸蛮,面对理想,百折不回,一往无前,敢冲敢杀,敢杀敢拼,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成功、则成仁。还有一点,就是务实而执着,有韧劲,不晃虚枪,长驱直入,咬定目标不放松。
黄兴深受湘中大儒王夫之思想的影响。王夫之说:“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主张均天下、反专制,曾经投身抗清斗争,而且誓死不“剃发”,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黄兴深受其影响,奉之为圭臬。
黄兴秀才出身,似乎学业有成,但并不热衷科举,却喜欢骑马、射击的武行。1901年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因湖广总督张之洞有心办洋务,培养人才,将他选送到日本留学,此后黄兴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知识,民主思想,慢慢有了强烈的反清革命的意识。
1903年,黄兴与陈天华、宋教仁、章士钊、张继、刘揆一等人一起,创立华兴会,任会长。1905年,经杨度介绍,结识孙中山,大力支持孙中山建立同盟会,提议公推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从此紧随孙中山之后,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为中国革命而奋斗的历程中,黄兴是公认的务实派,是一直冲锋在前、甘洒热血的勇士。孙中山与黄兴作为同盟会的首脑与协理,二人有默契,或者商量,一个在外筹款,一个在国内组织武装起义,团结中国千万革命志士,誓把革命进行到底。
从1907年到1911年,黄兴先后指挥或参与了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起义、河口起义、广州起义等许多次起义,但都失败了。在这些起义中,黄兴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尤其在广州起义中,他手持双枪,轮番连射,率领敢死队攻进两广总督府,起义终因寡不敌众失败,战斗中黄兴被枪射断两根手指。
尽管屡战耿败,但黄兴依然屡败屡战。1911年,武昌起义意外成功,给黄兴以极大的鼓舞。起义十八日后,黄兴急赴武汉,就任战时总司令,组织“阳夏保卫战”,他身先士卒,带领毫无战斗经验的革命军,坚守汉阳,以落后的******与训练有素、有大炮机枪的清军浴血奋战24天,虽然后来失败,但黄兴这24天的“阳夏保卫战”,吸引了清军在南方的主力,使南方各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战友宋教仁带领江浙联军夺取了南京,随即南方各镇纷纷独立,腐朽的清王朝终于开始走向灭亡,灭亡清朝的关键一战,黄兴居功厥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袁氏当国期间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袁氏当国期间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