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用化学解释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用化学解释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化工是“化学工艺”、“化学工业”、“化学工程”等的简称。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技术,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 起初,生产这类产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来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生产行业即化学工业。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共性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
历史上的化学战目前知道的按照时间的先后有以下这些:
公元前431年,斯巴达人将雅典军围困在城中,久攻不下。后来他们改变了攻击战术,派 人找来了硫磺与沥青,用布包好点燃后入城 中。城内顿时浓***的烟雾(含有大量的二 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骤起,雅典士兵 个个被呛得流泪、咳嗽,最终失去了抵抗能力,使得斯巴达人很快取得胜利。
2、宋朝年间一位道士发明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枚“毒气弹”
据记载,在我国的宋朝年间,有一个道士制造出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枚“毒气弹”。此弹的 外壳用的是竹筒子,筒内装有十余种毒剂混合物。据悉主要是硫磺、木炭、硝石、巴豆 、砒霜、动物的毛、沥青、桐油、松香、黄蜡等。这种竹筒被点燃后,会产生大量有毒 烟雾。人一 旦大量吸入这种烟雾,就会中毒而亡。
3、明朝末年,明军对付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实施 了“化学打击”
明朝末年,明军为了对付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曾多次对起义军实施了“化学打击”。明军将动物的骨头、皮毛、硫磺 、木炭、 硝石等物混合起来,点燃后抛向起义军,最终使起义军的人和战马损失了许多。
最早的记录是希腊时代的 基拉 围城战,基拉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城邦,这引来了其他城邦的妒忌,其他城邦联合起来攻打 基拉 基拉城墙高大坚固,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梭伦出了个注意,联军掘开了基拉城的引水渠,将毒草投入水中,很快城内的全体军民就产生了中毒现象,最开始是抵抗力较差的儿童,最后才是身强力壮的士兵,基拉城被攻破后,连***的联军都被城内惨状震撼,从此在希腊城邦之间诞生了人类史上第一个类似日内瓦公约的约定,不得在战争中***用不人道的方式迫害妇女儿童。
化学战应该就是指使用化学武器的毒气战吧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毒气战是爆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很久,人类就懂得用有毒气体作战了。
公元前431至前404年间,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用燃烧剂(如硫磺、树脂及焦油等混合在一起)攻击敌人。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将领赛多留就派人在疏松的土地上扬起沙尘,使得蛮族敌人无法睁眼,并发生剧烈的咳喘,不得不投降。到了公元12世纪,***军队也用此类天然材料制作的燃烧剂抗衡十字军。
到了拿破仑战争的时候,英国化学家提议将氰化钾装填于炮弹之内。而法国将军佩利舍曾在北非用烟雾攻击卡拜尔人。
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军攻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时候,英军的邓唐纳德将军曾力推过一种毒气弹。这种毒气弹装填了恶臭的四甲烷基化二砷以及氧化四甲烷基化二砷,这种物质呈液状,流出弹体后遇空气可以自燃,因此有***的效果,同时还会放出含砷的有毒蒸汽。受到这种武器试用成功的鼓舞,邓唐纳德将军还想用三氧化硫作为毒气弹装填物,但并没有实行。
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战争期间,德国的一位药剂师建议将喷嚏药装入***,以增强其杀伤力。
尽管1899年的海牙会议禁止了化学武器,但在1904-05年的日俄战争后,法国、德国和英国都相继尝试了催泪瓦斯。而且他们并不认为这违反了海牙公约。
一战爆发后,从1914年9月开始,打破堑壕战的僵局就成为一大难题,在试验了各种武器无效后,各参战国军方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化学武器。
答案来自@冷兵器研究所
谢谢邀请啊!
化学战?其实是想问使用化学武器的毒气战吧?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毒气战是爆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很久,人类就懂得用有毒气体作战了。
公元前431至前404年间,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用燃烧剂(如硫磺、树脂及焦油等混合在一起)攻击敌人。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将领赛多留就派人在疏松的土地上扬起沙尘,使得蛮族敌人无法睁眼,并发生剧烈的咳喘,不得不投降。到了公元12世纪,***军队也用此类天然材料制作的燃烧剂抗衡十字军。
到了拿破仑战争的时候,英国化学家提议将氰化钾装填于炮弹之内。而法国将军佩利舍曾在北非用烟雾攻击卡拜尔人。
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军攻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时候,英军的邓唐纳德将军曾力推过一种毒气弹。这种毒气弹装填了恶臭的四甲烷基化二砷以及氧化四甲烷基化二砷,这种物质呈液状,流出弹体后遇空气可以自燃,因此有***的效果,同时还会放出含砷的有毒蒸汽。受到这种武器试用成功的鼓舞,邓唐纳德将军还想用三氧化硫作为毒气弹装填物,但并没有实行。
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战争期间,德国的一位药剂师建议将喷嚏药装入***,以增强其杀伤力。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有一些武器的发明者没有查到,在此跟您说一声抱歉,下面小编将为您介绍核武器、化学武器、集束***和白磷弹的发明和具体情况。
核武器是一种巨大的杀伤性武器,主要包括氢弹、***、中***等,其中的***是核武器中最先被开发和使用的武器,它的发明者是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被誉为“***之父”,美国在1945年进行了首次核武器试验,核武器在爆炸中,产生的能量非常巨大,通常用TNT***量来表示,称为TNT当量,还会在爆炸周围产生极高的温度,使周围的东西瞬间融化,产生的核辐射能够摧毁周围的生命体,是方圆十几公里的土地寸草不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当时所有的建筑全部夷为平地,造成的危害是长久而持续的,如果爆发核战争,那么地球末日真的就会来临。
化学武器的发明者是弗里茨·哈伯,这是一位非常疯狂的人物,他制造了合成氨让庄稼不再靠天生长,由此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他也发明了可怕的化学武器用于杀死德国的敌人,在一战中大量使用毒气,比如在1615年4月的伊普雷战役中,德军第一次使用毒气,5分钟向英法阵地释放180吨氯气,当时造成英法军队15000余人中毒身亡,在1937-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先后在我国13个省78个地区使用毒剂1600多次。化学武器主要依靠其毒剂杀伤人员,按照毒剂的毒害作用,可以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中毒性毒剂等,神经性毒剂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糜烂性毒剂破坏肌体的组织细胞,造成皮肤糜烂,中毒性毒剂破坏人体组织细胞的氧化功能,总之,这些化学武器杀伤力强,杀伤范围广,尤其对于没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些化学武器就是最好的战略威慑武器。
集束***是由德国首先研发并应用到战争中的,当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被称为“蝴蝶***”。在现代战争中,集束***又被称为“子母***”,通常的集束方式包括捆扎式和弹箱式两种,一颗集束***的子***数多达几百颗,而且约有30%的子***不能正常爆炸,因此对这一区域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因此在2008年联合国通过《国际禁止集束***公约》,共有107个国家签署,但是国际丛林法则大家都知道,“刑不上五常核大国“,因此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并没有签订该条约。
白磷弹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军为了对付躲在堡垒里面的日军而研发的一种杀伤性武器,白磷弹不仅给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还会带来强大的精神痛苦,因此被列为限制武器,白磷的燃点很低,只有40度,所以只要一粘到皮肤上就会迅速燃烧,能够烧穿肌肉和骨骼,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性烟雾,容易吸入体内导致呼吸道灼伤粘连,在白磷燃烧时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被白磷粘到的唯一办法就是用刀子把肉剜掉,否则不是被活活烧死就是因为缺氧窒息而死,在现代战争中,应用到的主要是白磷发烟弹,主要目的是为了照亮和显示目标,同时也提醒交战区的平民迅速躲避,因为随之而来的是炮火覆盖,在1980年通过的《联合国常规武器公约》中被列为违禁武器,不允许对平民或在平民区使用,但是美国并没有签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用化学解释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用化学解释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