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周相关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西周相关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比你想的要简单有趣,你完全可以把周朝看作是一个男人。
小周年轻时打败了老商(武王伐纣),抢了老商家的地盘,成了家里新的老大。
后来小周带着一帮小弟去邻居家抢地盘,抢完的地盘太多打理不过来就交给小弟们管理(分封天下)。
再后来老周年纪越来越大了,手下的小弟就不太听话了。
有一天,老周为了讨好一个不爱笑的姑娘,把原定的继承人废了,结果这个不孝子联合隔壁的犬戎把老周打了一顿,老周当时想,我有这么多小弟还怕你不成!
结果老周的小弟一个一个都不当回事,最终老周被犬戎***的打了一顿。(烽火戏诸侯)
老周怕邻居犬戎还会打他,就从西边搬到东边,这样住在西边时的老周被称为西周,住在东边时的老周被称为东周(平王东迁)。
老周已经很老了,手下的小弟都不当他是一回事,相互间经常打架。
不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周还是大家的老大,所以前期小弟们做什么事,都会打着老周的名义(礼乐征伐出天子),而且他们打架也是为了争谁才是老周的头号小弟(春秋五霸),这个时期就是春秋时期。
为什么叫春秋时期呢,因为这段历史主要记载在鲁国的史书《春秋》中。
周幽王死后,以前被废的太子宜臼即位,就是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国号仍是周,因之前的周朝国都在洛邑之西,所以称呼周平王之前的周朝为西周,周平王之后的为东周。
东周时期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要概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东周列国诸侯争斗激烈的时代。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时间界限,仅依历来惯例,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掉智氏,三家分晋为起始标志,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终止,战乱持续两百多年。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以后,才开始使用。
西周末期周幽王被杀,周平王继位后迁都洛阳史称东周。“春秋”和“战国”其实就是两本记录了那个年代所有***的书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建立西周。
西周最后一位君王――周幽王,因为宠幸褒姒,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竟不惜干了一件大蠢事“烽火戏诸侯”。从而使各个诸侯国对这位周天子怨声载道,进而失去了所有信任。
公元前771年,申侯和犬戎两大部落共同袭击镐京,周幽王赶紧点起烽火向四方求援。可是却没有一个诸侯前来相救,因为他们都以为周幽王又是再戏弄他们。最终,周幽王因没有等来救兵而被杀死在骊山脚下,至此西周结束。
周幽王死后,他的儿子周平王继位,经所有诸侯国共同商议,迁都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初期,各地诸侯之间虽然有小规模的战争,但都还听命周天子的安排调遣,因此人们生活比较稳定。
时有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命名为《春秋》。
后人为了便于记载,就把这个时期叫做“春秋时期”
东周后期,地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争斗,战乱连连,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为止。
这一段时期,被西汉末年的刘向编辑成了一本《战国策》,为了方便记载,历史上就把这个时期称作“战国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周相关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周相关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