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中国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历史事件中国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历史事件中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都发生过几次大饥荒,都是怎样的?
  2. 古代历史上的中国一共经历了几次盛世?又是怎么衰败的?
  3. 历史上出现过哪些有名的工匠?

历史上都发生过几次大饥荒,都是怎样的?

1、西汉汉朝口5801万经连灾荒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乱短短30余至公元31至37间(东汉光武帝建武七至十三间)口数落至1506万

2、东汉末口恢复6000万左右灾荒再起黄巾起义爆发接着东汉灭亡三纷争期口三初期公元221(魏文帝曹丕黄初二、汉昭烈帝刘备元)降至1408万

古代历史事件中国,古代历史事件中国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公元609隋炀帝业五口达5140万,经隋唐间灾荒战乱唐初唐高祖武德七(624)15年内人口降至1770万

4、整个明朝人口都在7000万至五六千万间,明末公元1620(明光宗泰昌元)人口5166万,明末经历历史罕见连与低温旱灾,造成社会***,满清趁机入侵经明末清初乱清兵入关杀戳人口降至低谷,清朝(清世祖顺治十)人口跌至1493万的春秋战国水平

6、1840(道光廿)口41281万,鸦片战争发生时人口已4亿,相当于1949解放战争水平,道光几间自灾害严重,长江流域曾发千年难遇特大洪水,再加太平军战乱人口自公元1862(同治元)降至低点2.25亿

古代历史事件中国,古代历史事件中国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河北北部地区的人大部分是山西移民后代。山西省在近代有两次大饿荒,一次是光绪年间一次是民国十八年,饿殍遍野,能活着走出山西的人大都在河北(坝上地区为多数)存活了下来。有民谣为证:民国十八年,山西遭年陷,狗吃狗人吃人姥姥锅里煮外孙。也出现过易子相食现象。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的因自然灾害众多,死的人肯定不少,但作为我只从历史书上看到,但亲身经历只有l960一1961年的大灾荒,只说我所在的四川岳池县,据党史纪载,就减少了近6万人,总人口76万。况且我们岳池还是盛产水稻的银岳池。我当时读小学,那时吃野菜,每月供应19一21斤粮,但都有近一半是粗粮,红苕等,每月30多克菜油,一年供应三次肉,布票一尺八寸。得肿病的十几万,得***脱垂十多万,但死的多数是农村的社员城市居民不多。到了62年就逐渐好转了。现在我们过的幸福生活,但不应忘记那时的苦难。

古代历史上的中国一共经历了几次盛世?又是怎么衰败的?

我认为的盛世主要是指在王朝一个时期以内,军事外交强大,内部政治清明,以及经济发繁荣,思想开放,科技发达等。而从秦汉以来,比较著名的盛世有西汉“汉武盛世”,东汉“明章盛世”,唐“***盛世”,清“康乾盛世”等。

古代历史事件中国,古代历史事件中国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这些盛世的形成与衰败的过程大致相同:

一:前朝丰厚的积累和沉淀

以汉武盛世为主要典型。在西汉武帝登基之前,便经过文帝、景帝两位皇帝的休养生息而积累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时的汉朝经过积累开始有了喷薄而出的实力。所以在汉武帝改革之后,西汉立马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实力。

(汉卫青出征)

二:当世皇帝积极有为,政治开放,有能臣相辅佐。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皆是积极作为的明君。对外维持清朝的军事输出,夺回属于清朝的地盘。对内积极改革,发展经济。为了维持政局稳定,***取分化***的手段。但是,盛世之下潜藏着落后的危险。

唐玄宗在政治上任用贤臣,并且改革官制使其相互牵制避免独大。对军队进行改革,***用屯田制,积极扩大疆域。对经济进行改革,打压地主豪强,并且打击佛教势力,使大量的人口回归,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这个时期思想开放,科技发展。

一:穷兵黩武,国力消耗极大,盛世衰落。

第一次可以说是秦汉盛世,以秦统一六国为开始,到汉承继秦国建立大一统***,并四处开疆扩土,疆域最远到达中亚,建立了我们汉民族来源的大汉帝国。最终由于政治体制僵化,外戚和宦官相互争权夺势,人民困苦不堪,黄巾军起义,导致了最终的衰败。 第二次,从唐承继隋,建立大一统的***开始,形成了唐盛世,依次经过贞观之治,***盛世,到达巅峰,疆域也远达中亚,并与当时崛起的***帝国争霸中亚,最终衰败的原因也是政治体制僵化,宦官专权,土地兼并严重,外语入侵,安史之乱又加剧了帝国的衰败。第三次应该算是大元帝国吧,在忽必烈时代,帝国包括四大汗国南征北战,疆域到达欧洲,包括了现在的中国,蒙古,俄罗斯朝鲜,中亚多个国家等,并远征日本,最终由于疆域太大,蒙古人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朱元璋,陈友谅等的农民起义打击下,帝国最终分崩离析。第四次应该,清朝入关承继明朝算起,到康乾盛世,到达了封建时代最后的一个盛世,帝国疆域为现在中国的领土打下了基础,朝鲜,越南等四夷来朝,可惜赶上了西方人的工业革命现代化,帝国却闭关锁国,最终被西方人打败,埋下了革命的***。

被冠以“盛世”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一般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盛世”(开天盛世)、汉武盛世、永乐盛世、康乾盛世(现在有人提出质疑)。从性质上来谈,一般又称作“治世”,而盛世是其中比较层次高、特别突出的,其他的有“……之治”或者“中兴”等等。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是“文景之治”,其后比较有名的有“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大中之治”、“咸平之治”、“仁宣之治”等等。一般而言,普通的治世以后,王朝走向继续繁荣,在一段时间后走向衰弱,这是盛极而衰的一个趋势,且治世有些又是中衰之后的复兴,故而一般水平不会达到马上衰落的地步。

而对于历史上有名的三次盛世,除了汉武盛世因为其后紧接着的“昭宣中兴”又进行了一次扭转,***盛世与康乾盛世以后两个王朝都走向了下坡路。汉武盛世衰败,是因汉武帝不恤民力,大兴征伐,大兴土木,导致王朝国力不足,而面临衰败。而***盛世的衰败,是唐玄宗执政后期放弃了原来的基本政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任用奸佞,最后以“安史之乱”结束了王朝盛世。而最后的康乾盛世,持续时间最长,但一般认为在康熙晚期到乾隆中前期这段时间内,乾隆末期,土地矛盾尖锐,乾隆数下江南劳民钱财,朝廷政治清明的气象不再,王朝乏力,最后白莲教起义长期持续进行,王朝开始走向没落。

历史上出现过哪些有名的[_a***_]?

观古览今,社会的需求使许多行业得以兴盛。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仍有很多人秉持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点。如此一来,官员等被视为高级的职业中的精英被人铭记,而工匠这类职业中的佼佼者却鲜为人知。纵然如此,还是有不少工匠在凭借自身的才能留名青史,他们都是谁呢?

谈及工匠,则必言鲁班,他几乎以一人之力为木工制作行业奠定了基础。鲁班本就出身工匠世家,习得一身木工绝学。屡次参加土木工程的建筑工作,加之鲁班自身的天赋,这让他在工匠行业如鱼得水。鲁班极富创造力,他在路边被锯齿草划伤,便由此发明了锯子。除此之外,墨斗、钻子以及曲尺等工具皆是鲁班发明,现在仍在应用。

鲁班虽为工匠,却能影响天下大势。鲁班曾经为楚国制作云梯用来攻打宋国,相传云梯能够依云而立,此言固然夸张,却也有几分真实在内。云梯一出,宋国几乎危在旦夕,逼得墨子都不远千里来说服鲁班和楚王。楚国的对越之战曾因水势流向而屡战屡败,鲁班便顺势发明了钩强作为舟战作战的工具,扭转了楚国败局。看似是貌不惊人的工匠,却能影响国家大事,鲁班“天子之巧士”的赞誉实在是实至名归。

鲁班是以其近乎全能的手艺而闻名,那么同处春秋时期的干将则***铸剑的工艺而闻名。《吴越春秋》中曾记载,干将曾造两把剑,以他和妻子莫邪之名来命名两剑。为使宝剑成为神器,夫妻二人皆投入炉中祭剑,最终成就宝剑之威名。后来吴王得到这两把绝世宝剑,果然削铁如泥。干将虽是春秋时期最负盛名的铸剑师,但他终其一生只铸造了干将莫邪两把宝剑,不过这足以使他名流青史。直到今天,干将莫邪的故事仍在流传,这不仅是对夫妻二人情比金坚的肯定,更是对他愿意以身铸剑的工匠精神的认可。

古往今来,从事工匠职业的多是出身卑微之辈,但是事有例外,九五之尊也会痴迷于木工活。明熹宗朱由校钟爱木工行业,终日孜孜不倦地做木工活,甚至将做皇帝当成“业余爱好”。魏忠贤拿捏住他这一软肋,每当他做木工活时就来奏事,让明熹宗不厌其烦。盛怒之下的明熹宗就将诸多事务交由魏忠贤打理,久而久之,明朝颇有大权旁落之势。朱由校的木工活极为出色,凡是他看过的木器,他几乎都能做出来。有一次,朱由校竟造了一座花园,其中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俱是用木头所做,令人叹为观止。只能感叹一代帝王投错了胎,否则也可能是鲁班一样的人物

其实,在工匠行业出人头地的能人绝不在少数,只不过鲜少被人关注。譬如蔡伦是造纸业的***,被奉为纸神;张飞是屠宰业的行家里手,被视作屠夫鼻祖。行业无贵贱之分,人却有成器与否的区别,只要能在某一行业持之以恒地努力,终究会名留青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历史***中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历史***中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