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兵变历史***概括,兵变历史***概括5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兵变历史事件概括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兵变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背景原因及造成的后果?
  2. 伶官传序故事情节?
  3. 伶官传序涉及的历史事件?

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背景原因及造成的后果?

公元755年,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以“忧国之危“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唐玄宗知晓后,派杨国忠去平叛无果,洛阳也被安禄山占领。

兵变历史事件概括,兵变历史事件概括5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洛阳失守后,唐玄宗又听信杨国忠的谗言,杀死了封常清、高仙芝等忠臣大将。

长安失守后,唐玄宗带着等人逃离京城。逃到了马嵬坡后,六军将士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缢杀杨贵妃。

简述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后果。

兵变历史事件概括,兵变历史事件概括5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土地兼并严重。唐玄宗后期,土地兼并日益发展,均田制逐渐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逃亡,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第二,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玄宗时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710年在边地设节度使,起初只管军事,后来发展到兼管行政、财政、集大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

第三,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玄宗怠于政事,纵情享乐,政事委于李林甫、杨国忠,政治更加黑暗,社会矛盾尖锐。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兵变历史事件概括,兵变历史事件概括5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影响。;唐朝失掉了"天可?quot;的优势,不断受到少数民族***的侵犯;。

伶官传序故事情节?

据说,晋王李克用与梁王朱温结仇极深。燕王刘守光之父刘仁恭,曾被李克用保荐为卢龙节度使。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曾与李克用把臂定盟,结为兄弟,商定共同举兵讨梁。但刘仁恭与阿保机后皆叛晋归梁,与晋成仇。李克用临终时以三枝箭作为遗命,要其子李存勖为其复仇。李存勖兵精将勇,东征西讨,于公元913年攻破幽州,生俘刘氏父子,用绳捆索绑,解送太原,献于晋王太庙。

公元923年,李存勖攻梁,梁兵败,朱温之子梁末帝朱友贞命部将杀死自己,李存勖攻入汴京,把朱友贞及其部将的头装入木匣,收藏在太庙里。李存勖还曾三次击败契丹,为父报了大仇。但他灭梁以后,骄傲自满,宠信伶官,纵情声色,使民怨沸腾,众叛亲离,在位仅三年就死于兵变之中。

伶官传序涉及的历史***?

晋王:西域突厥族沙陀部酋长李克用。因受唐王朝之召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后封晋王。

矢:箭。梁: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部将,叛变归唐,后封为梁王。

燕王: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其子刘守光,后被朱温封为燕王。此处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说法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兵变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兵变历史***概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