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北红色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陕北红色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红四方面军长征线路:川陕根据地——渡嘉陵江——四川茂县——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四川松潘——甘孜——会宁。
第一阶段:鄂豫皖苏区到川陕苏区(三千里的西征转战)
第二阶段: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
第三阶段:西征。
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西北革命根据地,包括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唯一革命根据地,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提供了条件,为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挺进前线提供了“出发点”。
重温陕甘边区苏维埃***的历史,回顾红二十七军和陕北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李子洲、谢子长、刘志丹、马明方、马文瑞、阎红彦、郭洪涛、杨琪、贺晋年、张达志、吴岱峰、崔田夫、崔田民、王兆相、霍维德等革命先辈的卓越功勋,对于我们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提到陕北很多人都会想到他们腰上缠着红腰带,头上带着白毛巾,然后还有陕北腰鼓。陕北乡民的基本服饰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这些均反映了在陕北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农耕、游牧等不同生计活动的需要,以及历史上各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继承。
电影《红高粱》是作家莫言最负盛名的小说,影片描写的风俗都是山东的,也就是莫言的家乡!为什么给人的印象会是陕北呢?我想可能会是影片的场景给人有种大西北的感觉,那个场景,高粱酒以及漫天的黄土。我们看到这个场景,自然会联想到大西北。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导演张艺谋是陕西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北红色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北红色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