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唐长安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隋唐长安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二年升为右骁卫将军任太原道安抚大使,大业十三年正月迁太原留守,7月正式开始起兵,于12月攻克长安。他拥代王杨侑做傀儡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受***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进封唐王,不久进位相国,加九锡。义宁二年(公元618年6月18日),隋炀帝在四月被叛军所弑后,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隋朝灭亡。李渊在他的李世民的征讨下,先后消灭薛仁杲、薛举、李轨、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杜伏威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将帝位内禅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去世,享年七十岁。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唐玄宗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西安)的作战。[1]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后,李渊率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派兵6000渡河。十月初四,李渊引兵至长安与诸军会合,兵力达20余万。二十七日命诸军攻城,十一月初九占领长安。此战为建立唐朝奠定了基础。[2]
太原世家大族李渊集团起兵反隋,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称帝,表明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势力对隋朝统治者的绝望,取而代之;同时,也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抢夺隋末农民战争胜利果实,实现改朝换代的信号
先说战争结果,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后,李渊率军进至龙门,派兵6000渡河。十月初四,李渊引兵至长安与诸军会合,兵力达20余万。二十七日命诸军攻城,十一月初九占领长安。
十月二十七攻城,十一月初九占领长安,为建立唐朝奠定了基础!前后不到二十天,看似风轻云淡,其实是运筹帷幄!
首先李渊起义前,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招集到一万余人。然后北联突厥贵族势力,依靠关陇、河东地主集团的力量,宣称尊炀帝为太上皇,拥立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传檄郡县,起兵晋阳,建立了起义基础,做好了政治宣传!
其次,李渊军围长安后,并不急于攻城,而是严申军令:士兵不得擅自离营,不得入附近村落抢掠。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就收获民心!
最后,隋末农民战争打垮了隋朝统治,牵制了隋军大量兵力,使隋朝统治集团无力西顾,关中空虚,使李渊在兵力上面获得极大优势。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成就大事,就必须要兼顾天时地利人和,运筹帷幄,积极准备,考虑周到!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以“匡复隋室”的名义在太原起兵率3万人马直趋关中。
同年十一月九日,攻入长安。
次年五月,隋恭帝禅位给李渊。李渊随后建国,登基称帝,国号唐,建都长安。
从大业十三年七月太原起兵,到同年十一月,李渊只用了短短的四个月,就从太原打到了长安,看起来进攻势如破竹,很轻松就攻破了长安。然而事实上夺取长安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下面我就给大家捋一捋详细过程吧!
李渊在太原起兵后,隋朝廷马上就觉察到李渊的意图,于是派遣宋老生率军抵御李渊。六月,李渊率军接近霍邑,此时天气突变,连日来大雨连绵,行军受阻,加之粮草告急,于是李渊生出了返回太原的想法。
幸好李世民和李建成苦劝,李渊才同意与隋军在霍邑交战。不然***帝国就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霍邑之战开始后,李渊率兵正面牵制隋军,李世民看准时机率领精骑从背面包抄。隋军腹背受敌,遭到惨败,宋老生被杀,霍邑随后被攻克。
八月李渊进抵龙门,准备度过黄河,攻占长安。但是要从龙门渡河,就会遭到在龙门南面河东郡驻守的屈突通攻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唐长安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唐长安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