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理查施特劳斯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理查施特劳斯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惨淡。
他于1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为该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
1813年因变声离开神学院,舒伯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创作。
1814年10月19日为歌德的诗《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舒伯特的这第一部歌曲杰作,打开了他创作灵感的闸门。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写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还创作了1部交响曲,2部弥撒曲和其它作品。
1816年,他辞去教师的职务,专心从事作曲。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在他的一些作品里也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
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溘然长逝,他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的墓旁。
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一个贫困的教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幼小的舒伯特耳濡目染,他的童年时光是和家里的唯一一把破旧小提琴度过的,舒伯特因为音乐营造的美好生活而着迷上了音乐,可是他父亲觉得从事音乐的这条道路很难走。
在当时,想成为音乐家,首先人们会关注他的出身门第,舒伯特不是出身在音乐世家,再有一个作曲家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在公众面前的出色的演奏家,那成名机会,几乎很小。他的父亲甚至断言,舒伯特永远无法达成自己的梦想。
小时候的舒伯特觉得成名不成名不重要,只要有足够时间去体味自己的生活,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再将它进行自由表达就很幸福了。他16岁时得一位老教授欣赏,教授他音乐理论知识,他很兴奋,勤奋学习,18岁时,陆续写成了144首歌曲,比如《魔王》,《野玫瑰》,《永恒的爱》就是在他年纪时创作的,它们只是舒伯特对自己生活感受的表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舒伯特看来,音乐创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为省钱,他和朋友们合住在一个狭小屋子里,冬天没钱置办衣物,他和朋友只能共用一套衣服。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停下音乐创作。早上的时候,他连穿衣服洗脸都顾不上,继续创作。他没有钢琴,只得到朋友家里借用,舒伯特有时连吃饭钱都没有。
有次,他在酒店门前一张桌子前坐下,他忽然发现饭桌上有一张旧报纸,他就拿起来看,上面有首小诗,这首诗深深打动了他,一边吟唱,一面谱写,将歌曲交给饭店老板,哼唱给他听,饭店老板觉得曲子好听优美,就给了他一盆土豆烧牛肉,于是《摇篮曲》很快在世界各地传唱开来。
《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
《治史三书》是历史学家严耕望以个人治学 心得为基础,融合梁启超、陈寅恪、钱穆、杨联陞等几代史学大家的治史经验著述而成的一部史学方***著作,被认为是"金针度人"的治学入门书。
《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是一部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这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历史,沿袭西方汉学研究一贯坚持的严谨作风,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
《品三国》基本囊括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的内容。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理查施特劳斯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理查施特劳斯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