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6国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16国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任何战争实质上都有一个势力集团,只不过再败后操纵罢了!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拿破仑战争算的上是规模比较大的作战了。
拿破仑战争就是拿破仑统治法国期间与其他欧洲国家爆发的各场战争。自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随后的第二次反法联盟直至第七次反法联盟战争都属于拿破仑战争。
马伦哥战役、奥斯特利茨战役、特拉法尔加海战、耶拿战役、弗里德兰战役、远征俄罗斯、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这场战争诞生了很多被后人铭记的战役。同时这场战争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战争的影子。
法国国势迅速崛起,雄霸欧洲,战争规模空前的庞大。大英帝国,法国,俄罗斯帝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荷兰殖民帝国,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奥斯曼帝国,瑞典王国,所有当时的欧洲军事强国都参与了这场大战;战争双方动员军队近1000万,死亡军人近400万;除了欧陆战场,北非、西亚、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东南亚、美洲殖民地也是狼烟四起,海战甚至到了南半球,战争波及范围也是非常广的。如果大清下场参战的话,那就是世界大战了。
不过在1812年侵俄惨败后,法国国势一落千丈,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终战败。最后随着拿破仑在滑铁卢败北,各交战国签订巴黎条约后,拿破仑战争于1815年11月20日结束。一个伟大的王朝不复存在,一个伟大的国家领袖、军事领袖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自此法国失去在欧陆上的领导地位。而英国在获胜后,成为全欧、甚至全球最强大的国家——日不落帝国。
我是铁匠君,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题目是“世界历史上还有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那因为规模不太好计算,所以铁匠君就从比较好统计的战争死亡人数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古代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无疑是三国时期的各种鏖战。三国时期,军阀混战,而以此带来的战士死亡和百姓流失也相当高。整个三国中,赤壁、官渡、夷陵,伤亡都在十万以上,而像小一些的战役更是连绵近百年,根据统计,公元156年,东汉人口5007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后,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时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
而古代外国战争当中,有统计的死亡人数最高的战争是罗马人和迦太基人展开的布匿战争。迦太基是前7世纪至前2世纪期间以北非突尼斯沿岸迦太基城为中心兴起的一个古国,这个国家兴起之后,先是与希腊城邦联盟展开了希腊-迦太基战争,战后希腊和迦太基平分地中海东西部霸权。在罗马崛起之后又与罗马展开了布匿战争,著名的汉尼拔就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统帅,但经过三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被罗马人夷为平地,成为了罗马的一个行省。在布匿战争期间,死亡人数在125万到185万之间。
中古战争当中,死亡人数最高的莫过于蒙古征战。在13世纪蒙古帝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嗣在欧亚大陆各地征战,领土在一百多年间迅速扩长,其领土幅度为历史上连续性版图最辽阔的国家。在此期间,蒙古灭掉了阿兰王国、阿萨辛派、库曼汗国、大理国、金朝、西辽、花剌子模帝国、基辅罗斯、基马克汗国、南宋、鞑靼联盟、保加尔汗国、西夏等国家。使安条克公国、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占婆、的黎波里伯国、陈朝、大理国、乔治亚王国、高丽王朝、诺夫哥罗德共和国、高昌回鹘国、鲁姆苏丹国、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素可泰王国、特拉比松帝国成为蒙古附庸,更是重创了欧洲的波兰和匈牙利。在一百年的征战历史当中,蒙古人共造成了3千万到4千万人死亡。
除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就是蒙古西征了。蒙古西征时虽然蒙古军队的总数一直都没有超过10万人,然而蒙古军队仍然在顿河区域,多瑙河区域大败俄罗斯公国和匈牙利王国并攻占了布达佩斯,莫斯科等城市。随后,蒙古军队又以2万人在欧洲大草原上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15万联军。
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种战役规模和伤亡数量是冷兵器时代极其罕见的。即使是拿破仑战争期间的滑铁卢战役在正面投入军队的数量都没有如此这般的规模。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欧洲各国对蒙古军队的入侵都进行了强烈反抗,所以蒙古军队只要攻下欧洲城市就对该城市内上到王公大臣,下到鸡鸭猫狗全部***,可以说是真正的鸡犬不留,蒙古军队最终1.7亿~2亿的***数量甚
至还被记录于1984年版吉尼斯世界记录。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在唐宋之间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从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开始,至***9年灭掉最后一个***北汉后结束。五代是指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实力雄厚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个***,十国一般是指在其他地方建立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和北汉这十个***。
后梁和后唐
朱温,五代第一人,本是黄巢部下后归附唐王朝,并且成为了镇压黄巢起义的得力干将,被唐僖宗赐名为“全忠”。朱全忠这个名字一点也名不副实,在唐末乱世种,朱温审时度势逐渐成为了唐末最大的一股割据势力。在907年废掉唐哀帝,建国号为大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在朱温称帝的同时,中国北方还有其他的地方割据势力,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李茂贞占据关中,杨行密割据淮南,王建统治蜀地。在这些势力中,由以李克用的实力最强,长期与后梁交战,奉唐朝为正统,仍以唐哀帝的“天佑”为年号。
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承父业成为了河东集团的领袖,李存勖年仅二十四岁。就是这样一个少年英雄在之后的战争中对外战争屡屡获胜,于天祐十年(913年)击败了幽州的刘守光,于天祐二十年(923年)彻底灭亡后梁。随着后梁的灭亡,李存勖正式取代了后梁,沿用了唐的国号建立了“后唐”。
后晋、后汉和后周
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了契丹并且以耶律德光为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契丹的支持。就是这么一个儿皇帝石敬瑭在当年就攻入洛阳,灭掉了后唐,建立了“后晋”。
后晋由于是契丹扶持的***,根基十分的不稳定,后又与契丹撕破了脸皮,在内外交困的威局中走向了覆灭。在后晋灭亡后,后晋的地方势力蠢蠢欲动,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于947年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
后汉***建立一年后,刘知远就撒手人寰,其年轻的二子刘承佑即位,是为汉隐帝。毫无统治经验的刘承佑很快就因诛杀权臣,造成了郭威的叛乱。建立仅仅四年的后汉,于951年被郭威所灭,同年郭威建立了五代最后一个***“后梁”。
在朱温建立后梁的同时,同为唐末割据势力的南方各个集团也开始建国称帝或称帝。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时期之一,几十年间,诸候林立,皇帝象走马灯一样上位,人民生活困苦。五代十国包括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等五个国家。同一时期,南方地区还包括前蜀,后蜀,南吴,闽,南唐,吴越,楚,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史称五代十国(公元907一公元***9年)时期,最终北宋结束中国历史上又一分裂割据局面。
唐朝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地方开始出现藩镇割握局面。地方节度使拥有地方军政财大权,职务由儿子和部将继位,皇帝无权干涉。黄巢起义扫荡了唐朝中央世族和地方势力。各地节度使权力做大,唐朝失去对地方控制,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公元907年,梁王朱全忠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定都开封,史称后梁。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各开国君主几乎都是出身于唐朝的节度使,在***形式等方面仍沿习唐朝制度。这一时期,唐定难军节度使(西夏)和静海军节度使(交趾)也独立出去。
后梁建立者朱温原先是唐朝宣武节度使(黄巢部将),投唐后赐名朱全忠,封爵梁王。朱温并没有忠于唐朝,他以徐州为中心,经过一番努力统一黄河流域,取唐而代之,成为中原正统。
朱温晚年被儿子杀死,唐唐存在十六年。公元923年,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唐,史称后唐,定都洛阳。后唐存在十四年,被后晋取代。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同后唐皇帝反目,他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联合契丹国皇帝耶律德光灭后唐,建立晋,史称后晋,定都洛阳。
后晋十二年,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建立国号汉,史称后汉,定都开封。后汉仅存在四年便亡国了。后汉天雄节度使郭威位高权重,遭到猜忌。郭威领兵在外时,妻子被后汉皇帝***。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定都开封。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建立的宋取而代辶。郭威灭后汉后,后汉高祖弟刘崇在晋阳(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公元***9年,北宋灭亡了北汉。
五代存在的同时,南方还存在几个地方割据***。吴国建立者是杨行密,原是唐朝淮南节度使。公元902年,唐昭宗晋封杨行密为吴王,定都扬州。吴国末期大权旁落,宰相徐温取得大权。徐温养子徐知诰在公元937年称帝,国号唐,史称南唐,定都金陵(南京),改名李昪。
唐朝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逐步兼并东川,西川和汉中地区,唐亡后,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前蜀后期政治***,民不聊生。公元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兴兵灭前蜀,孟知祥为剑南节度副使。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公元965年,新兴的北宋灭了后蜀。
吴越国主钱镠,原是唐朝镇海,镇东两地的节度使,拥两浙之地。907年,后梁封钱缪为吴越王,定都杭州。公元***8年,钱镠投降北宋,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6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6国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1263.html
下一篇
自我图强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