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以工代赈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以工代赈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自汉代以来就存在着“以工代赈”的经济思想,早在公元前2002年,西汉戴圣编纂《礼记·月令》篇中就有“季春之月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的记载。
《汉书·食货志下》“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清会典.户部》“恩赏地……有赈田,贵州有之”《后汉书·质帝记》“方春戒节,赈济乏厄”。都为以工代赈的“赈”字作了最好注解。正如郑玄所注“振,犹救也”。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近代 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的英勇斗争,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确定了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利的政治制度,指明了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
2月6日—10日 ***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4月15日 ***中央、中央人民***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中国人民***政治工作条例(草案)》。
4月26日—7月21日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6月28日、29日 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缅甸期间,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前,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有关问题谈判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月—9月 长江、淮河流域发生百年未遇的大水灾。灾区党委和***迅速动员,组织群众转移,开展以工代赈、生产自救,取得抗洪斗争的胜利。
7月 南昌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初教—5教练机。到1***8年底,新中国先后试制成功歼—5型、运—5型、直—5型、轰—5型飞机等。
9月15日—28日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院总理;决定设立国防委员会,***兼任国防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9月28日 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彭德怀主持***日常工作。
10月7日 新疆军区遵照***总参谋部8月6日的批复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5年3月,兵团撤销,成立新疆***尔自治区农垦总局。1981年12月3日,***中央、***院、中央***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
“以工代赈”首次提出是在美国当年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时所面对的美国经济环境和中国有些类似,都是生产总体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故而通过举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国民收入,***消费与生产的均衡。
以工代赈是指***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现阶段,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国家安排以工代赈投入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贫困农民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以工代赈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以工代赈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1198.html